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我也會寫愛情故事1

剛剛洗澡忽然有種領悟,為什麼"綠"跟"設計"小倆口在這幾年特別好?很明顯的,"綠"是每個人都慢慢發現自己其實才真正需要的那個人,積年累月的揮霍,幾乎把積蓄都輸到快脫褲子的時候,才發現一直忽略了"綠"的重要"綠"的美好,所以開始爭相獻媚,贏不贏得美人心倒是其次,至少自己"稍微"心安理得一些。而"設計"這個傢伙一直都很狡滑,誰不知道他一直都是出了名的浪蕩子,總是拿錢辦事,雖然有些才氣,做的也不壞,但總是讓人擺脫不掉對他那種"浪費"與"鋪張"的膚淺印象,還有偶爾高唱道義責任宏大願景時渾身不斷飄出的銅臭味...,他很聰明,他開始追求"綠",他希望這個樸實又珍貴的女孩能讓世人改變對他的觀感,他希望別人覺得他懂得真愛,至於他到底愛不愛"綠"呢?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書記] Rework 工作大解放... 將來工作請別忘記...

摘自<Rework: 工作大解放>多篇文章標題
有些忘了確切意思,之後回來補


- Planning is Guessing
- Failure is NOT a rite of passage
- 外來資金 少碰為妙
- Scratch your own itch!
- Less is a good thing
- Decisions are progress
- 銷售副產品!
- Meetings are poison!
- "Good enough" is fine
- Your estimate sucks!
- 小決定>大決策
- Don't Copy!
- Say "No"!
- 培養觀察
- "分享"!! (名廚&食譜)
- Everything is Marketing!!
- 世界各地找人才
- Speed changes everything
- They are not 13!! (your employees)
- Send people home at FIVE!!
- "政策是對個人不良行為的集體懲罰"!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11設計跨界分享會 後記1



Tim Brown (CEO of IDEO) 在TED 09年 的演講上提到:


 "...eventually it occurred to me that maybe what passed for design wasn't all that important -- making things more attractive, making them a bit easier to use, making them more marketable. By focusing on a design, maybe just a single product, I was being incremental and not having much of an impact.
But I think this small view of design is a relatively recent phenomena, and in fact really emerged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design became a tool of consumerism. So when we talk about design today, and particularly when we read about it in the popular press, we're often talking about products like these. Amusing? Yes. Desirable? Maybe. Important? Not so very.
But this wasn't always the way ("But design used to be big"). And I'd like to suggest that if we take a different view of design, and focus less on the object and more on design thinking as an approach, that we actually might see the result in a bigger impact. "
 
" ...但最後我認為,也許以往設計的著眼點 並不真的那麼重要 -- 讓東西更吸引人, 讓它們更好用, 讓它們更好賣。 只聚焦在設計本身, 或只是單一產品, 我當時的循序漸進 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但我認為這種小格局的設計是近年來的現象, 而事實上這種現象真正的發展是在 20 世紀後半時期,當設計變成消費主義的工具。 現在當我們談到設計, 特別是當我們在媒體上讀到的,常常指的像是這樣的產品:賞心悅目?是的。想要買嗎?可能吧。 很重要嗎?不見得。
但事情並不是一直都這樣 ("設計曾經是大的")。 所以我要建議用一種 不同的方式來看設計, 而不要太聚焦在物件本身 以更多的設計思考為途徑,我們就會看到影響更深遠的結果。..."


放眼設計相關行業,現代人眼中的設計確實僅成為商業行為的工具。在以前,設計=創造+改變,現在設計=美術工藝+創意(連創意一詞都小格局化)。並不是要去講究字面上的意義, 而是在越來越多"設計"被討論、越來越多人從設計學系畢業的今天,卻沒有更多真正宏觀的思考或深刻的洞見。展覽越辦越多,卻越來越像參加美術工藝品派對,既不如純粹藝術般陶冶性情,也鮮少讓你對生活有新的憧憬或期待 (主打"創意"卻總是看到拷貝別人的影子這種事就更不用提了)。


我是學建築的,聽到Tim Brown這樣對工業設計的反省,我卻感同身受。絕大多數建築設計不也是這樣嗎?漂亮嗎?還不錯。需要嗎?還好(多半是付不起)。重要嗎?我還真的看不出來。


建築設計在現代其實跟產品設計沒什麼兩樣,就是著眼在單一個物件上。雖然建築從古典時期就是在討論"美",但至少那時候各地有各地比較一致的討論基礎,精心講究的成果是具體的城市風情,百年後的現代每個建築師有自己的美學觀點,而城市卻沒有自己的樣貌,"美感"成了設計師各自表述的高調。話又說回來,美感美學什麼的,難道不是所有該被稱為"作品"的最低要求嗎?,偏偏很多建築設計就只是停留在這個基本層次。當工業設計開始反省設計格局的狹隘化,建築設計什麼時候會開始檢討?


那什麼叫大?我認為能夠宏觀且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提出洞見並確實發揮影響力的東西才叫"大",也應該是設計師自許的目標。我一直覺得,二十一世紀是設計師的世紀,而這種設計師是具備整合能力的人才而不是美術人員更不是藝術家(抱歉,不是對此二者有貶意,而是在社會角色上應該被分清楚)。現有的設計專業學門裡面,建築人應該有比別的專業更適合跨領域整合的條件優勢,因為我們的訓練讓我們習慣遊走於不同尺度之間、具象與抽象之間、涉獵文化、經濟、政治、環境、科技等面相,並且習慣承認自己對人性對社會對文明發展的無知以至於可以夠謙卑的面對問題。也許建築背景的設計人適合在已經發生的設計潮流裡扮演"接合劑"的角色,或甚至謙卑但宏觀的"領航人"。


先跳出你那狹小的框框吧,我親愛的建築人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從台灣到中國再到世界的建築行動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9_pR8NepgQ


謝英俊建築師。


回想謝英俊建築師當年在成大建築系綠台上的演講與對話,是少數我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的一場演講。我一直不太喜歡太過社會主義的建築論調,因為我自覺無法勝任這種情操之外,更因為99%都是假的,什麼關懷人關懷土地從下而上-永遠是說得最好聽,可以唬得了一般大眾,唬不了自己的良心;而謝建築師的行動大概是那1%。而他最近榮獲Curry Stone Design Grand Prize 2011 人道設計首獎,更表示他的想法與作為被世界注意及肯定。但請不要誤會,這個肯定代表的是一個思維的開始,開始有人真的嘗試著將建築設計落實到金字塔的底層,開始有人不再用嘴巴講腦袋想,真的付諸行動真的走進勞動過程,儘管我們知道過程有太多辛苦,但距離數年前那場演講到現在,我想謝建築師的行動成功的激起了更大的漣漪。
謝建築師與其他"類似"行為的建築師不同在於他真正思考的是從居住者由下而上的"執行方式"而不是由上而下的設計導向。現代建築界(學界居多)對於第三世界或災後重建的建築模式有很多討論,但多數都還是以設計規劃師的角度出發,個人覺得真是夠了,沒有真正由下而上的建築行為,"社會性"永遠是空談。


再一次對謝英俊建築師表示敬佩之意,也期待這位來自台灣的鬥士能感染更世界更多角落的建築行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