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建築的時候想探索都市,唸都市的時候想探索社會,發現自己對政治、經濟、科學都感興趣,在設計產業學習的同時深感商業思維的必要性、在公司體制裡看到媒體營銷的決定性、在網路世代目睹各種傳統思維的顛覆...。我常常跟朋友說,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因果,在美國唸書的日子成了我的 "開智" 時期,對很多事情都好奇,跳出一個圈子之後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圈子,原來多數人都只在自己舒適圈裡打轉,原來在圈子和圈子間隱藏了各種可能性...。回顧當初對 "跨領域" 的疾呼、短暫的轉行、待哪裡都不舒爽的間歇性叛逆,其實都在追求一件事:更全面的理解當下。現在,一樣的探索慾望,用"城市"這個載體來實踐和包裝。
Invisible Cities 看不見的城市,這本書我知道很久了,只是一直沒好好閱讀。時不時在建築和都市這個領域,你會聽到人們提起它,或用來比喻城市看不到卻真實存在的情感、記憶、印象、行為...。在幾個城市long stay過,我彷彿能逐漸理出人對城市那些抽象且複雜的情感,一些跨文化、跨地域,卻因人性而相通的行為和記憶,加上新工具的興起,我們有機會對複雜的行為與流動做有效率的再現。我相信城市是我們最寶貴的原始資料庫,裏頭能找到各種答案、線索與靈感;城市同時也是最大的畫布,它渴望而且迫切需要我們的想像力奔放,大膽實驗與創新。所以過去我們束手無策、無法褻玩的看不見的城市,現在可以也必須被看見。從Invisible Cities 到 In Visible Cities,不光是看不見的得以被看見,更強調 "In" — "在" 我們身處的城市,從最熟悉但其實陌生的城市開始,在居住者、過客、觀察者身份中不斷切換,重新認識與闡述我們的城市。
這是一個宏遠的計畫,宏遠到我不確定我配得上它。所以我希望號招一樣想探索城市的夥伴們加入。我們不光是重新了解與呈現城市,還要對城市提出對策。我希望這是一場壯遊的開始,是一場開放與互相激勵的旅程,是跨越不同城市,既全球也在地、理性也感性、宏觀且細緻的探險。
HORIZON | Roy Lin
eager for a broad view, beyond superficial.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City's Next Steps--Urban Intervention Without Urban Mindset
[Urban Intervention Without Urban Mindset]
In many of the new innovations, we see destruction accompanied, and the society stumbled adopting them. The popular Chinese taxi-hailing smartphone app: Didi Dache (滴滴打车), for example, reshaped the behavior of people traveling in the city throughout China. User can requests a cab anytime anywhere in the city, and wait for nearby taxi drivers to “grab” the order. One can even add extra tips to attract drivers while in unfavorable conditions such as peak hour or distant pick-up spot. However, just because it’s that convenient, the drivers became reluctant to pick up people who were not using the app or people didn't pay extra, and the service squeezed out customers who aren't fluent in mandarin (you have to recognize Chinese characters to use the app or voice-message to drivers in Mandarin). It caused uneven service distribution, and became so troublesome that the government needed to forbid using the tipping service during peak time in workdays and holidays.
This made I recall Dan Hill’s recent essay: Urban Parasites, Data-Driven Urbanism, and the Case of Architecture [X] and his comment on such notion as “city as public good” was absent in the thinking of many disruptive social innovations. He elaborated cases like Kickstarter and Uber, for the former dictates which project, may it be an urban project (e.g.: the Plus Pool in New York) is to be built; and the latter tried to dodge from local union, taxation, and legal regulations every markets they entered. The pure business thinking behind most of the innovations we nowadays encountered often stands in the way of our pursuing for a better and fairer public realm. Such outcomes result from the lack of proper urban mindsets definitely worth of our attention, not to mention those already impacted our infrastructure system, streetscape, and urban environments.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City’s Next Steps- Intro
[Intro]
City, where the most dense innovation, creativity, variation, and remix take place, with tons of whys of its failures and succeeds, is always the greatest pleasure for urban planners and designers. I always find this profession particularly fascinating because of this huge excitement one can discover along the way of practice. It's indeed a long journey, and perhaps never come to a point where one can claims himself/ herself to be an expert even with entire life committed to the profession. That's how I see myself fitting in this field of practice as a human living in, exploring within, and happened to involve in the making of the city. However, when the exploration becomes repetition, discoveries become the standards, this profession starts to lose its magic.
Needless to say that the world now is rapidly changing, and our lives are continuously reshaped by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inventions. Mobile devices changed our ways of communication and fetching information, electric cars revolutionized the power supply chain and streetscape, the sharing economics right ahead of us is going to change entire merchant ecosystem, and there’s just too many to elaborate. As everyday city users, we definitely had noticed these changing of our urban lives, but do we consider ourselves capable enough to tackle with these changes, and incorporate them into our larger spectrum of practice? While all other creative professions are flooding into the cities trying to play around with the complex, urban designers and planners, however, seem remained conservative to, if not ignoring, the fact that the built cities are the great canvas waiting for more creativities.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關於反服貿學運-與大陸朋友的對話 4/1
最近很外顯&積極的表現憂慮,很謝謝朋友們關心。分享一個大陸好友問候與想法,和自己的回覆,共同勉勵!
-------------------------以下----------------------------------
" 最近常关注台湾新闻,也关注你的状态更新,我常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敏感度,但还是希望和你坦承聊聊。我一直觉得现今世界,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在我已经越来越弱化,强化的是个人的一种超越政治地理的文化认同。觉得只要是政治就有其黑暗的一面,民主也好,专政也罢,本来都各有利弊,只是适合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而已。记得去年去台湾的时候感到的亲切与人情味,也觉得如果真因为服贸改变了这些会非常可惜,但也许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对于学生愿意站出来游行,我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大陆的年轻一代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我相信很多事情本来就不是非黑既白的,无论是对台湾经济好,还是中国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还是其中有台湾党派间的政治诉求,可能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想你这些日子一定心系台湾,难以入眠,希望一切和平度过,顺利解决。我不相信政治,我相信人性。"
" ... 真的非常高興收到你的關心。的確這陣子都很掛心,一有空都是看相關的消息。很高興其實自己能讓身邊的朋友也看到更多消息,我盡量做到理性客觀,做一個朋友的窗口,如同我也從朋友身上窺見世界其他角落一樣,也算盡一種公民責任。儘管不免有立場與情緒,相信正是朋友才能更理性看待不同想法,彼此成長。一直以來能好好深聊這些議題的朋友不多,所以都很珍惜。
最大的煎熬並不光是對條例爭議,程序正義, 或政府暴力的群體激憤,而是感受到對內, 不同島內族群, 不同世代之間的相互質疑與攻擊。我看到很多各說各話,堅持著其實並不相矛盾的論點。你知道嗎,當你連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如何說服時,會有多挫敗。現在站在台北凱道上很多朋友,正承受著這種撕裂傷與孤獨。就像當初人在美國,看台灣社會的諸多爭議時的憤慨,現在人在上海,那種不知如何出力的無力感有增無減。我們只能期許自己繼續走,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我也相信哪種制度都有弊有利,也相信不是非黑即白。正是因為看到, 了解到這麼多是非難斷的灰色,才更覺得捍衛心中那個"白"有多麼重要。台灣人大概最懂民主下的亂與弊,不可能天真的相信單純靠民主就是解藥,但相信一個賦與人民權力與平等的憲法與政體的初衷,值得我們再花下個三十年繼續打磨。台灣的民主充其量也和我這一代一樣大而已,我不成熟,台灣的民主憲政當然也還有路要走。可能也如同中國制度近年的發展,你們也相信它正在走出適合自己的路,會有無法避免的陣痛,樂觀以對,也小心呵護。
講到這可能已經與這陣子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本身離題了,但協議只是反映常久以來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與不滿,這是超越黨派的。事實正是,兩大政黨與過去輪替下來的執政都讓年輕人失望無比,但今天還能站出來發出發生,關心社會國家,這環境還是讓我們無比驕傲的!還能讓我們出來反抗,正是我們反抗的理由。
短短的訊息不能完整描述正在發生的爭議,但希望朋友們都不要簡化為藍綠鬥爭,不要理解為政黨煽動,不是開放與鎖國的歧見,不是恐中反中,更不存在統獨議題,而是對現有制度缺陷的反省,對長遠的社會公平正義的期待,對已歪斜的政府角色的提醒。也希望身邊的人,包括親人,都知道不要盡信媒體,或盡信某些言論,獨立思考判斷,可以的話多些對話交流。
希望有機會還能當面多聊聊,就像當初我們在系館內時不時的對話一樣。我們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各自社會結構下的中堅份子,有共通的語言和體諒的心,相信我們已經比上一代強得多。
謝謝你的關心!我也期許我同樣關心台灣以外的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共勉!"
-------------------------以下----------------------------------
" 最近常关注台湾新闻,也关注你的状态更新,我常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敏感度,但还是希望和你坦承聊聊。我一直觉得现今世界,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在我已经越来越弱化,强化的是个人的一种超越政治地理的文化认同。觉得只要是政治就有其黑暗的一面,民主也好,专政也罢,本来都各有利弊,只是适合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而已。记得去年去台湾的时候感到的亲切与人情味,也觉得如果真因为服贸改变了这些会非常可惜,但也许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对于学生愿意站出来游行,我非常感动,因为我觉得大陆的年轻一代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我相信很多事情本来就不是非黑既白的,无论是对台湾经济好,还是中国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还是其中有台湾党派间的政治诉求,可能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想你这些日子一定心系台湾,难以入眠,希望一切和平度过,顺利解决。我不相信政治,我相信人性。"
" ... 真的非常高興收到你的關心。的確這陣子都很掛心,一有空都是看相關的消息。很高興其實自己能讓身邊的朋友也看到更多消息,我盡量做到理性客觀,做一個朋友的窗口,如同我也從朋友身上窺見世界其他角落一樣,也算盡一種公民責任。儘管不免有立場與情緒,相信正是朋友才能更理性看待不同想法,彼此成長。一直以來能好好深聊這些議題的朋友不多,所以都很珍惜。
最大的煎熬並不光是對條例爭議,程序正義, 或政府暴力的群體激憤,而是感受到對內, 不同島內族群, 不同世代之間的相互質疑與攻擊。我看到很多各說各話,堅持著其實並不相矛盾的論點。你知道嗎,當你連對自己父母都不知如何說服時,會有多挫敗。現在站在台北凱道上很多朋友,正承受著這種撕裂傷與孤獨。就像當初人在美國,看台灣社會的諸多爭議時的憤慨,現在人在上海,那種不知如何出力的無力感有增無減。我們只能期許自己繼續走,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我也相信哪種制度都有弊有利,也相信不是非黑即白。正是因為看到, 了解到這麼多是非難斷的灰色,才更覺得捍衛心中那個"白"有多麼重要。台灣人大概最懂民主下的亂與弊,不可能天真的相信單純靠民主就是解藥,但相信一個賦與人民權力與平等的憲法與政體的初衷,值得我們再花下個三十年繼續打磨。台灣的民主充其量也和我這一代一樣大而已,我不成熟,台灣的民主憲政當然也還有路要走。可能也如同中國制度近年的發展,你們也相信它正在走出適合自己的路,會有無法避免的陣痛,樂觀以對,也小心呵護。
講到這可能已經與這陣子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本身離題了,但協議只是反映常久以來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與不滿,這是超越黨派的。事實正是,兩大政黨與過去輪替下來的執政都讓年輕人失望無比,但今天還能站出來發出發生,關心社會國家,這環境還是讓我們無比驕傲的!還能讓我們出來反抗,正是我們反抗的理由。
短短的訊息不能完整描述正在發生的爭議,但希望朋友們都不要簡化為藍綠鬥爭,不要理解為政黨煽動,不是開放與鎖國的歧見,不是恐中反中,更不存在統獨議題,而是對現有制度缺陷的反省,對長遠的社會公平正義的期待,對已歪斜的政府角色的提醒。也希望身邊的人,包括親人,都知道不要盡信媒體,或盡信某些言論,獨立思考判斷,可以的話多些對話交流。
希望有機會還能當面多聊聊,就像當初我們在系館內時不時的對話一樣。我們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各自社會結構下的中堅份子,有共通的語言和體諒的心,相信我們已經比上一代強得多。
謝謝你的關心!我也期許我同樣關心台灣以外的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共勉!"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我沒有什麼高見要發表-學運見血3/22
我沒有什麼高見要發表。
那天晚上和一樣不在台灣的女友通完電話,坐在沙發上掉眼淚。本來不好意思說,覺得實在很矯情,但才發現很多人跟我一樣。我們這一代很愛哭,很感性,很天真,相信真善美,大概是因為我們出生就已是解嚴之後,對,是被寵壞的一代,被灌輸民主自由與人權的信念,堅信不移。我們相信我們被賦與權力,是主人,那些批評現代學生運動太過溫和或錯以守序為自豪的上一代人們,請搞清楚世代背景的差異。想像我們也經歷過見血的對待,我猜我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拿起汽油彈。我總以為不同世代不具完全的類比性,新一代有自己表現憤怒但同時強調理性的方式,但永遠都有企圖保持頭腦清醒的領導者和攪局湊熱鬧或冷漠的自私者,這倒是讓歷史經驗有參考價值。
我很慚愧自己不夠關心社會國家,大概和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一樣,在太遲之後才開始關心惡補,也和大家一樣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或是沒多久後就忘記。但我越來越相信,年輕人已經是最希望國家社會進步的一群了,也相信由不得我們,時間一定會把我們推向握有權力的位置。
從離開台灣後才真正開始關心台灣,當時剛到國外,一路上看都更, 關廠工人, 美麗灣, 美牛, 核四, 反媒體壟斷...一次又一次巨大的無奈和憤怒。你們知道台灣的年輕人,承受墮大著自我認同矛盾和不安全感嗎?一種極度脆弱的驕傲,還有處處尋找認同的自卑。歷史的共業,族群的對立,政治的扭曲,...都是我們要扛,爛攤子是我們要收。那些搞亂社會, 無知又傲慢的坐擁權力的人,才是現在應該被公審的一群。
中國這邊沒有台灣抗爭的消息,不意外。有些店家會放台灣新聞,但很抱歉,是中天新聞台。
我不知道重點是什麼,我想這個想了兩三年了...。最後這樣說吧,這兩三天看了很多人的言論,我很同意有人說:世界還是在繼續轉,不會等台灣。當我們努力的想做自己國家的主人,想扭轉國家機器的時候,其實社會在空轉,在內耗。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在台灣,或在台灣但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至少確定自己還朝著理想努力,等時間到了,做對的事情。
那天晚上和一樣不在台灣的女友通完電話,坐在沙發上掉眼淚。本來不好意思說,覺得實在很矯情,但才發現很多人跟我一樣。我們這一代很愛哭,很感性,很天真,相信真善美,大概是因為我們出生就已是解嚴之後,對,是被寵壞的一代,被灌輸民主自由與人權的信念,堅信不移。我們相信我們被賦與權力,是主人,那些批評現代學生運動太過溫和或錯以守序為自豪的上一代人們,請搞清楚世代背景的差異。想像我們也經歷過見血的對待,我猜我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拿起汽油彈。我總以為不同世代不具完全的類比性,新一代有自己表現憤怒但同時強調理性的方式,但永遠都有企圖保持頭腦清醒的領導者和攪局湊熱鬧或冷漠的自私者,這倒是讓歷史經驗有參考價值。
我很慚愧自己不夠關心社會國家,大概和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一樣,在太遲之後才開始關心惡補,也和大家一樣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或是沒多久後就忘記。但我越來越相信,年輕人已經是最希望國家社會進步的一群了,也相信由不得我們,時間一定會把我們推向握有權力的位置。
從離開台灣後才真正開始關心台灣,當時剛到國外,一路上看都更, 關廠工人, 美麗灣, 美牛, 核四, 反媒體壟斷...一次又一次巨大的無奈和憤怒。你們知道台灣的年輕人,承受墮大著自我認同矛盾和不安全感嗎?一種極度脆弱的驕傲,還有處處尋找認同的自卑。歷史的共業,族群的對立,政治的扭曲,...都是我們要扛,爛攤子是我們要收。那些搞亂社會, 無知又傲慢的坐擁權力的人,才是現在應該被公審的一群。
中國這邊沒有台灣抗爭的消息,不意外。有些店家會放台灣新聞,但很抱歉,是中天新聞台。
我不知道重點是什麼,我想這個想了兩三年了...。最後這樣說吧,這兩三天看了很多人的言論,我很同意有人說:世界還是在繼續轉,不會等台灣。當我們努力的想做自己國家的主人,想扭轉國家機器的時候,其實社會在空轉,在內耗。如果你和我一樣,不在台灣,或在台灣但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至少確定自己還朝著理想努力,等時間到了,做對的事情。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沒有人會負責任"
站在城市規劃與設計的前線,親眼目睹城市化在這裡的被推崇, 被懷疑, 被迷信, 被曲解...。很幸運的看到許多城市之所以形成的道理和過程,很不幸的是這不是教科書,不是被反覆辯證的前例,而是進行式,是沒有時間也無從討論是非對錯的當下,來不及做反省。很不幸的這是真真實實的土地,是真真實實的人民。
"沒有人會為結果負責任" 業主這一句話說的我直點頭,因為我最近老跟朋友說一樣的感觸。中國正在發生的城市化,就像一幅難得的空白畫布,大家喜孜孜的各自在上面撇上一筆,人人都分一杯羹。地方領導得到政績;地方政府得到收入;開發商得到銀行貸款;設計單位得到報酬。在乎嗎?這些角色裡沒有一個是會住在這個項目的人,或甚至不住在這個城市。最後,這個城市的後果是誰買帳?誰來用?誰來居住?誰來"住不起"?誰來"被決定"?
畫漂亮的大餅,講虛無飄渺的空詞,會議室裡人人意淫不會存在的景象,全是西方一下歐洲一下美國,拼拼湊湊出來的膚淺印象,沒有社會文化,沒有歷史,沒有族群,甚致忽略政策制度。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很多爛攤子,並不是誰心存壞心,而是就算每個人都盡力做到自己認為最好,覺得對得起自己,但整件事到最後還是可以變得極度荒謬?
我常說,感覺有罪惡感,感覺自己在這個大食物鍊裡,也同時是劊子手,我們常常在幫業主圓一個不能實踐的夢。有良知的劊子手,再有善心也只是讓下手不那麼痛苦罷了。
偶遇過讓我深感敬佩的地方官員,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都是當地人,對當地有情感有記憶,但感覺也只是在眾多角力下辛苦的檔著這輛大車...。所以我也說一個地方的經濟,如果都是外來人, 流動人口撐起來的,這個城市的下場大概也會很慘,因為沒有人會負責,沒有人需要負責,各自拿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時間到就走人,留爛攤子給不在這個遊戲裡也最沒有聲音的人。
"沒有人會為結果負責任" 業主這一句話說的我直點頭,因為我最近老跟朋友說一樣的感觸。中國正在發生的城市化,就像一幅難得的空白畫布,大家喜孜孜的各自在上面撇上一筆,人人都分一杯羹。地方領導得到政績;地方政府得到收入;開發商得到銀行貸款;設計單位得到報酬。在乎嗎?這些角色裡沒有一個是會住在這個項目的人,或甚至不住在這個城市。最後,這個城市的後果是誰買帳?誰來用?誰來居住?誰來"住不起"?誰來"被決定"?
畫漂亮的大餅,講虛無飄渺的空詞,會議室裡人人意淫不會存在的景象,全是西方一下歐洲一下美國,拼拼湊湊出來的膚淺印象,沒有社會文化,沒有歷史,沒有族群,甚致忽略政策制度。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很多爛攤子,並不是誰心存壞心,而是就算每個人都盡力做到自己認為最好,覺得對得起自己,但整件事到最後還是可以變得極度荒謬?
我常說,感覺有罪惡感,感覺自己在這個大食物鍊裡,也同時是劊子手,我們常常在幫業主圓一個不能實踐的夢。有良知的劊子手,再有善心也只是讓下手不那麼痛苦罷了。
偶遇過讓我深感敬佩的地方官員,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都是當地人,對當地有情感有記憶,但感覺也只是在眾多角力下辛苦的檔著這輛大車...。所以我也說一個地方的經濟,如果都是外來人, 流動人口撐起來的,這個城市的下場大概也會很慘,因為沒有人會負責,沒有人需要負責,各自拿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時間到就走人,留爛攤子給不在這個遊戲裡也最沒有聲音的人。
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設計+藝術=小設計
我覺得,當設計和藝術綁在一起,就註定弱化設計的影響力。
設計和藝術有本質上的差異。設計有明確的服務對象,有明確任務,有業主有客戶,需要被使用,需要被認可,作者主觀意識相對薄弱,可以沒有個性沒有明確風格。藝術則相反,藝術的服務對象相對模糊,作者主觀意識是最主要考量,需要個性需要風格,無須回應特定需求或族群,比起被使用,更在意心領神會;比起解決議題,更像是點出議題提出看法,然後就結束在傳達這一步。這些特點,設計與藝術不僅是不同,還是恰恰相反。
所以你大概理解我為什麼說,當藝術與設計綑綁,就註定只能做小,做情趣。設計師不喜歡變成美工人員,不喜歡被低估價值,但當用藝術的角度談論自己專業的時候又很爽很舒適,這不是很矛盾嗎?
設計和藝術有本質上的差異。設計有明確的服務對象,有明確任務,有業主有客戶,需要被使用,需要被認可,作者主觀意識相對薄弱,可以沒有個性沒有明確風格。藝術則相反,藝術的服務對象相對模糊,作者主觀意識是最主要考量,需要個性需要風格,無須回應特定需求或族群,比起被使用,更在意心領神會;比起解決議題,更像是點出議題提出看法,然後就結束在傳達這一步。這些特點,設計與藝術不僅是不同,還是恰恰相反。
所以你大概理解我為什麼說,當藝術與設計綑綁,就註定只能做小,做情趣。設計師不喜歡變成美工人員,不喜歡被低估價值,但當用藝術的角度談論自己專業的時候又很爽很舒適,這不是很矛盾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