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被殖民

我的香港朋友J說,

以前香港被英國殖民,

現在也一樣被殖民,只是英國變成了中國。


他說香港人其實憤慨的沒有想像的多,很多人做貿易做商的,只要一樣賺得到錢,日子過得下去,哪還管這麼多。而年輕人有越來越愛香港的傾向,整個香港內部其實有一種很深沉的tension。

我問他說,那香港還有沒有救。他說,很難。條件比較好的,也都有能力離開香港發展,條件比較弱的,也只能守在香港。J是個直性子的人,若不愛一個地方,說走就走,就像豪不留戀的離開OMA一樣。而他選擇回到香港,我想跟我會回到台灣一樣,除了"回家"以外,也有一種責任感。

我聽來聽去,覺得台灣好幸福,台灣人不夠知足。想像你的每一天,充滿了壓抑與不滿,最痛苦的莫過於無能為力,而我們至少還有選票,可以遊行,可以集會,可以大聲謾罵,激情之後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態度面對生活,面對我們的社會, 國家?



天下雜誌 <採訪花絮/香港人:你們台灣要守住啊!>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21


Design: Ideation & Crafting

Design的討論必須分兩個層面:Ideation & Crafting

Ideation包括觀察, 推斷, 論證,是屬於發散與收斂的過程,也是開放式的,作者本身不見得知道答案,或完全無假設立場。這個階段的成效跟作者自身認知與價值觀的"廣度"有關。

Crafting則是收斂後,朝一個既定目標不斷雕琢,或某些時候需要測試+修正,不停朝作者所認知的"好"的品質前進。這個階段的成效反而跟作者自己的技術能力, 專業知識, 經驗等等的"深度"有直接關聯。

一個Designer,不管他的專業領域為何,凡是思辨而後做,都包含這兩部分- Ideation & Crafting,只是因為產業類別和個人養成的差異,孰長孰短而已。

前幾年流行" T "型人才 (T-Shaped person)的描述,其實也是類似的概念。而設計師,在訓練上,就是培養成" T "型人才。"廣度" 除了各人的思考格局以外,也讓個人有能力與別人溝通,進而和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深度"讓你得以身任分工任務,得以執行計劃,同時也會回饋到你的"廣度"的認知。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彈奏的時候,聆聽團員的聲音

我 嚴格說起來有兩個團
其中一個是我會掏心掏肺的好朋友們
這團,都是我遇過最謙虛又打從心底愛音樂的樂手

那樣的感覺是
我樂意做你的背襯,讓你乘著這股微風輕托上去揮灑,因為我們都聽到的是和諧美妙的文章
然後下一秒,聽懂了轉折,換成我被你抬著,我在上面說另一個故事,你甚至會專心聽著專心到忘了你該彈奏的

撇開尊重不談好了
最大的差異就在
即便他們自己都很厲害
他們在彈奏或演唱的時候
聆聽的是其他團員的聲音!
而不是自己的Tone, 自己的solo

無法成就偉大樂團的
都是只聽得見自己的人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Target Audience

從去年開始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很訝異我答不出來。
就好像一切都小心翼翼準備好了,忽然一個看似相當基本的問題卻回答不上,難道這麼簡單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思考過嗎?難道精心策畫的活動就要敗在這種一般人直覺都會問的點上?
「所以你們鎖定的聽眾會是?」「所以我們要對誰宣傳?」...

學生嗎?不是;設計師?其實也不是...。講哪一個族群都不對,要是講了,就感覺像是貼了一個標籤,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

其實這一切就是從Target Audience開始的。或者應該說,就是因為不存在這種能產生共鳴的Target才成立這個社團。沒有一個既定的名詞來描述這群人,所以當時我答不上,即便到了今年,開了這麼多次會議,見了這麼多人之後,還是答得很心虛:「喔...就是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人...對這幾個領域的交集有想法的人...廣義的設計人...」

昨天開會,提到了一個詞-"Early Adopter 早期接受者",我才驚覺,對,可以用這個詞來描述這個族群,就是對於 "跨領域 設計"這個概念的Early Adopter。給了他們一個名稱之後,接下來也可以把想了一兩年的人物特質描述出來了:他們是T型人(ps.我很討厭其他什麼x型人這種詞,要描述不只是一,講二就好了,講三四五六是沒有意義的),有縱向專精也有橫向廣度,不安於單一的領域,最好從自身的專業看出很多限制,以至急迫著想要衝出無形的產業牢籠,尋求更大的影響力;最好是那個領域裡的佼佼者,但同時又是個叛逆者(Rebel);應該具備創業家精神,但也是個好軍師好顧問;洞察到單一知識與能力不是人類本性,更不是社會需求的前瞻觀察家。
而這樣的人,可能五六十歲,社會歷練深刻;但也可能是二十出頭,擁有出泥而不染的想像力的年輕人。行業?也許根本不應該是問題,因為即便是應該充滿創意的設計圈,對生活和其他領域知識興趣缺缺的還是占大部分,跳不出已成型的思考框架;而一些我們以為枯燥的職業,卻也不乏很有理想抱負同時深具求知慾與行動力的先驅者。

由於自己興趣的關係,由於辦活動四處認識不同人的關係,我慢慢發覺XD在尋找的Target Audience 其實藏身在四處各地,從特定族群裡面找,其實就是跳進自己已經立好"小心陷阱"牌子的洞裡。如果不能像可口可樂那樣把廣告做到全世界去大海撈針,那大概就要走"滲透"這條途徑。一個連一個,慢慢把散佈各地能起共鳴的人牽起來。這些人的聚會與合作,類似一個智庫,一個Think Tank,不過我個人更偏好用Design Tank這個詞,為了強調「做」,區別於像宋朝文人雅士的清談而無所作為的聚集。

所以,若文章至此,能引起你的共鳴,那麼你就是 XD CrossDesign 跨設計 的Target Audience。


PS. Early Adapter vs. Early Adopter
Quote: "This is someone who is part of the first vanguard of people to ever use a new thing. They adopt the thing early on. (Adopt meaning “to take up and practice as one’s own”). An early adapter, however, is someone who takes something early on and, like McGuyver or the A-Team, adapts it to their own nefarious purposes. This usually involves and/or incorporates duct tape somewhere in the process, a pocketknife, and potentially a Sharpie permanent marker. Big difference."

Read more: http://upandrunning.bplans.com/2008/07/23/correcting-myself-early-adapter-vs-early-adopter/#ixzz2bOPQNVb0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note

必須成為一個平台。不然就都只是隔靴搔癢了。

可以從一個內向性的封閉群體開始實驗。

if, between 5 people, it works, then it shall works as well for 50 people.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越競爭,越平庸?

回想最近媒體書報雜誌,很愛勸人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大概因為是亂世,再也沒有"穩定"的路子,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導致集體慌張,所以到處勸人加強"競爭力"。耳目所及,永遠不乏"進修", "學習" 等等的字眼。

<Difference: Escaping from the Competitive Herd >這本書反倒是指出了 "越比較,越少差異"的迷思(ex: 麥當勞看星巴克紅了,所以也賣起咖啡;星巴克看餐點有搞頭,所以也出了早餐套餐...之類的) 因為當一個企業遇上競爭對手,都傾向補足自己的弱點,而非強化自己的優點,結果就是大家越來越類似,只有在小地方不同,然而這些小地方對於大多數消費者卻無關緊要。

企業,就是人。人就是會有這樣的毛病,怕將來會輸的,而少想到已經贏的。所以,這個社會的集體恐慌,集體追求"高競爭力"卻都是在推 補習,考照,學第二第三第四外語,出國留學打工旅遊...,卻鮮少有一本雜誌,一篇報導,一位導師,告訴我們如何發揮我們已有的或擅長的能力,如何真正脫穎而出,或至少怎麼發覺自己的興趣並且stick to it。

也許比起可套用在任何人身上的"補",必須針對個人特質單一進行的"雕琢"原本就難得多。但即便環境文化甚至於人性本如此,個人在自我發展上可千萬別搞錯重點。否則整個社會越強調個人"競爭力",越是 "集體平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