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Urban Design & Data part I: 資料用於都市設計

Urban Design & Data 是我八月受邀在 Code for Tomorrow的Data Weekend上分享的主題。我想把它再用文字分享出來。

這份簡報,以及這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大家在討論Data的同時,更看到Design在其中發揮的機會。我有點像是透過這篇,跟資訊/技術人推銷設計師的重要,而且打開一下大家對設計的理解 (一般資訊網路乃至創業人所了解的設計,不外乎UX/UI, graphic, 頂多branding...)。在已有了Data expert以及Domain expert為前提之下,若需要一個對城市各基本層面系統皆了解也擅長了解多層面複雜問題的integrator或bridger,我認為就是都市設計師與建築師了,因為不管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基本上都不出都市(Metropolitan Area)的範疇。另外,也希望簡單的讓 都市設計師與建築師朋友們了解,為什麼我們要重視現在當紅的Big Data和Open Data的討論,在被動的接受我們的專業被改變之前,先調整我們做設計的方式。


ps.1: 以下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Data怎麼在Urban Design loop裡面被操作,重點在討論兩者的互相關係。當中會將Urban Design的步驟與成果簡化,實際上一個都市設計/規劃的案子要龐大與複雜的許多。

ps.2: 以下例子包含我在Harvard GSD與同學合作的案子,也包含別的公司或單位的產品。皆有附註說明作者或公司/機構單位


在進到案例說明之前,我試著先將Urban Design理出幾個程序,然後寫上Data進入的時機。裡面對於Design程序的簡化其實可以被套用在各種領域的設計思維上面,甚至不自稱設計的行業也可能是照著類似的程序進行思考,辨析問題, 乃至找到切入點。 你或許會在其他地方看過類似的圖,說明設計或創新思維的流程,但反正這種事就是大同小異,沒什麼獨門秘記。這個圖是針對我自己的經驗和理解,以及設計跟資料到底有和關聯整理出來的圖。


Design Process and Data


首先,整個設計流程會先從一個Opinion開始,而這個Opinion會是主觀的。這會是整件事情的開始。

主觀的意見之後,我們馬上需要觀察一些基本資料來驗證我們的確問對了問題。主觀的意見才能成為客觀的, 被證實過的議題(Justified Issue)。

在議題被確立之後,才再進一步透過更龐大的資料蒐集, 分析,或額外的田野調查,才有機會得到洞見(Insight)。這邊要補充的是,我認為此部分可分兩類方式:一種是由上而下(Top-down),系統性的透過不同類型資訊的疊合來閱讀整個脈絡(Context),;另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透過田野調查,或用戶/居民訪談而得到較特定且深入的資訊,這時候求質不求量,也不求客觀,而是補足系統性觀察的盲點,兩種不同的approach彼此互補。一般規劃公司用的主要是前者,而IDEO, frogdesign這類創新設計顧問公司用的主要就是後者。

得到了對特定議題的洞見,這才進入了設計的重頭戲。就我的理解,這個最初的洞見會被直接轉化成設計概念,然後概念被設計團隊發展,途中會經過好幾回與顧問專家甚至業主的諮詢或額外的資料,來回修正,也會在最中提案行程前,找出支持設計提案的相關資料數據。

可以說,資料的閱讀和蒐集,主要在設計的前期。然而這部分若做得好,設計是很好做的,不用靠靈感想破頭,順水推舟即可。好的資料分析閱讀,應可以找出問題的解法,或至少找到問題的癥結,以及背後系統性的關聯。

以下先用一案例說明這個流程。


1. Urban Data for Urban Project Design 都市的資料用於都市設計案 
Ex: Mega-Storage, by Zhou Wu & Roy Lin. Harvard GSD Urban Design Element Studio


這個案子是我在學校和同學合作的,基地在紐約Queens正中央的一個train yard(火車停駛站)。我們被給予一個Opinion:「這個地區是後工業地區,產業活動蕭條,人流稀少,正中央的這一大片空地,造成城市兩邊的阻隔,政府希望重新規劃....。」

所以,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這個Opinion有多客觀,量化主觀認知,以及理解這一大塊地是Queens人煙稀少的因或果,或無關?我們看了以下幾種資訊:1. 視覺化地鐵旅客進出數量,看到了人流的具體差異;2. 視覺化土地使用,量化了"這邊主要是工業用地"的認知。





於是,主觀的議題描述得到了印證,並且有具體的圖說。接著,我們問:為什麼會造成這邊人煙稀少?跟後工業有什麼關聯?為什麼工業在這邊?什麼樣的工業?...等等。於是我們又看了更多資訊。整個長島的鐵道網絡告訴我們,Queens位於整個地理位置的樞紐,而早期工頁仰賴鐵路進出物料,於是這個地方在早期成為工業重鎮;土地分區使用証實了1. 至今仍有約一半的土地規劃做工業使用,且佔據水岸與交通節點(早期工業排水與物料運輸),然而第二大的則是住宅用地,這也符合我們的理解,因為這些鄰郡負擔著曼哈頓島的通勤居民,另外也告訴了我們這地區只有少量的商業活動,且公共開方空間少,若此train yard再利用開發,可考慮至入多點公共空間。地上建物的屋齡/樓高/材料資訊,告訴了我們較新且有較多開放空間的集合住宅有些位於原本的工業區帶,或許因為工業正向外遷出而釋放土地?



至此,我們已經對整個Queens的問題點有了整體了解。然而,僅僅從土地使用知道"工業用地"是不夠的。究竟現在是何種產業?對居住/商業空間有哪些影響?這部分就需要實地的基地調查甚至居民訪談。而在我們走訪基地之後,發現這些舊工業時期的廠房,現大多成了商品物流中轉的倉庫,以及部分的修車廠。



由於Queens交通樞紐的關係,工廠外移之後,同樣仰賴地利之便,物流業成了主要的產業。然而因為這些舊的廠房樓層少,平面式散佈,土地利用效益低,白天常見大貨車行駛於道路,街道空間與交通對人不友善。所以,這邊我們得到一個洞見Insight:「Queens經濟活動與人流蕭條,主因出在後工業的Program與空間的對應失當,無助於居住與商業品質的產業佔據大量的土地面積」。我們又看了Queens以及鄰近地區的人口與土地面積,發現Queens的人口密度,遠低於曼哈頓本島的其他通勤地區,若只要將居住密度略提升至周圍水準,則可負擔相當大的人口壓力。

於是對應著洞見,設計概念產生:「我們希望將龐大的物流需求整合在train yard上方,並透過與高架道路, 鐵路, 地面道路等等的整合,達到更高的物流與儲貨效率,藉此釋放緊鄰曼哈頓的高價值水岸地段,提供更多居住與商業空間」。一個"Mega-Storage"的概念誕生。
然後經過幾個月的設計發展,過程中我們又針對個設計概念研究了不同的自動儲貨系統,不同交通工具運輸的基礎設施,以及各種配套設施的尺度等等其他特定類型, 得以輔助設計的資料。最後設計出了一個整合各種交通系統,並提供商業與文化走廊串連城市兩邊的巨型自動化倉庫。




這邊提出的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討論這個設計本身,而是透過它,大致介紹了一個都市尺度的設計案,會經過哪些過程,又有哪些資料會被反覆得檢視分析。這個例子可以類比到大部分的設計案上

我們這組是從後工業這個角度切入。而同樣的議題,在不同的切入角度下,也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設計案。例如其他同學在前期研究了:Queens地區延地鐵線周邊走路可及的吸引點(Attractions);社會住宅的面積型式發展(明顯看出社會住宅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Queens地區歷年的水患疊合...等等。閱讀不同類型的資料,會找到屬於這個城市不同的洞見,進而導出截然不同的設計/規劃案。




接下來要說明的是,城市資料對於設計師而言的其他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