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短評西岸建築展&期待台灣

去看了上海的"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幾個建築圈的朋友都去看過了,好評負評都有,但大多都建議我去看看。在一個真的是鳥不生蛋的地方,一個舊廠區改造的展場。展場本身很酷,有大型機械的油泵房和四個儲油槽,的確是我的菜,但展覽本身不怎麼酷。首先,我不知道為什麼當代建築要跟藝術綁在一起展,是不是光展建築怕沒有人潮?(以中國模式來說,人潮是次要,活動激發的討論不重要,搞活動需要的資金贊助與廣告機會才是真顧慮) 台灣也喜歡這樣搞,建築+藝術,設計+藝術,有時候再加一些表演啦手工藝市集啦,然後冠上一個文創頭銜,大雜燴,讓看展的人懷疑策展的人到底知不知道他在策什麼東西。BTW,這個西岸雙年展的總策展人是張永和。

把設計與藝術放在一起,可以,因為在天差地別中間的確有個交集,那就是社會觀察,了解,&再現,而藝術的社會觀察/關懷,在這個場子中,無異於其他藝術展覽,感覺就是在緬懷,在鄉愁,在反芻一種已經算不上新的都市情緒;而建築設計的部分,很抱歉,完全沒有社會觀點,這讓建築展品更顯得格格不入。對於大眾來說,看完一旁不知所以然的藝術品後,回過頭來看的,到底是要看看這模型多精美呢?還是要看這圖畫的多有藝術感?反正不會是想告訴我中國近年的都市到底怎麼回事。把藝術與設計放一起展,註定了媚俗的基調,可惜之一。

我其實並沒有期待看到什麼內容,反正就是抱著去看看他們怎麼辦展覽的心態去逛(說逛其實也沒那麼雅致,因為那天冷到爆)。以張永和這樣MIT前系主任和王樹這個普立茲建築獎中國第一人來說,號召力應該是全中國最強了,但即便我不抱任何期待,還是覺得滿失望的。只討論建築部分,因為藝術我不懂,如果這個展的內容是想呈現中國當代建築,而我也確實接收到了展覽所要傳達的意思的話,那我還真得搖搖頭,中國舞台之大,群聚力量之強,卻在這個展場裡顯得內容淺薄無比。把中國新銳建築師與外國明星建築師並列,用幾乎一樣大的空間,意思很明顯,是要把中國的新秀抬到世界舞台上,但為何不乾脆不邀請這些大師 僅僅呈現中國建築師就好呢?把大師放在旁邊,大師本就無須費力氣展示,而相較於在地建築師汲汲營營的布置與圖說,不更顯得這種位階與企圖心差異嗎?想抹去這種比較,反而真正助長了這種高低,可惜之二。

最大讓我不耐的地方,就是我看到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西方來的影子,有的像Rogers,有的像Zaha, 有的像Piano, 有的像日本當代建築師..,要不是我還記得我人在上海,而展版上寫的還是簡體中文,我可能搞不清楚我在看哪個國家的建築展了。建築作品這種東西,我想我真的是越來越沒耐心看了,我對於Object與Eye-candy越來越沒耐性,我看不到這個所謂的中國當代建築,有任何一點對於當代建築或中國的理論或批判,有的都是西方教育訓練下的美感和精神,還有一直以來包裝這個行業的遺世獨立的孤傲感。當然啦,思想這東西急不來,不會是幾年,也不會是十幾年就會有的東西,這是一種文化,需要深耕,需要很長時間內化然後反省,只不過鋪張與虛榮-包括活動想搞大, 包山包海, 拉明星撐場面等等-我認為只會抑制掉成長的機會。成長需要時間,有時甚至需要關起門來好好檢視自己,就像日本因為時代背景的關係,很早就走出自己的風格和都市理論...。一個展,看不到背後的思想,或是背後的思想不過如此,可惜之三。

最後,如果我見到一個大陸觀光客到台灣看了一個什麼當代建築展之後發文感嘆,我可能也不以為然,因為我知道台灣的展很多都很鳥,你一個外地人想以井窺天,區區一個爛展就評斷當代設計,也為免太武斷。對,我可能就是太武斷了,但這個展就是令人失望的。

講回台灣也喜歡搞場面又想發發牢騷,說真的小小一個島,這麼一點點地方蓋那一點點東西,有什麼好展的?有什麼好年年頒建築獎?想學音樂影劇,把獎也頒到中國大陸,你有什麼魅力,人家稀罕嗎?為什麼不好好去挖掘已經在都市裡的文化和特色,去重新講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故事?去放大對設計的闡述,去把真正有活力有思想的族群撈出來,去實踐一點真正切實際的設計,培養負責任的設計心態?台北設計之都,我對妳還真是充滿了鄉愁式的期待,我真心期待這個花錢買來的帽子在三年的時間裡,繼續砸錢,漫天灑種的同時還真能冒出點新芽來。

當然如果有機會,我也絕不想只在無關緊要的地方發牢騷,而是真正貢獻點什麼。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一個新的計畫。

當然,並不是說因為 XD辦了什麼分享或討論,所以改變了什麼,而是XD看到趨勢,看到大浪前的水勢。有沒有XD,反正這些討論都會發生,只不過XD在大家開始熱切討論之前,先用很廉價很陽春的方式起了個頭 (有沒有實質影響就不知道了...)。從"跨領域", "城市與資料", 到"公民創新"。
說真的,要說眼光精準,前瞻性,敢想敢講敢拉人來討論,XD目前為止,在這麼多各式各樣同樣陽春level的社團裡,還真是當之無愧。

現在,base在上海,打算做另外一件事情。XD的context主要還是台灣,也還是會持續運作改良。而新的東西,腳踩在上海,眼光放到全世界,洞察力不會變,小眾無所謂。期待吧。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雜感-關於台灣

今天和同事出差,午餐時間閒聊了一些。Y說很久以前,台北在東亞還是一個Capital,但現在,感覺起來其實..跟馬尼拉沒兩樣。我沒去過馬尼拉,但我想我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城市氛圍了。J說她之前在台北辦公室面試了幾個台灣畢業生,很訝異的發現現在年輕人多麼不想出國工作。她問其中一個面試者,說在台北,研究所畢業,剛進職場,了不起三萬多,就算四萬好了,在上海能賺得還是遠比這個數字多,問什麼不想來,那個面試者回答:因為房租也很貴阿,言下之意,這個畢業生還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她也和學生提到過,而學生的回應是:老師,那是因為妳有本錢阿。她也驚訝,難到年輕不是最大的本錢嗎?她說非常訝異現在年輕人這麼不想出去看看,不想挑戰。可能因為台北太舒服了,她說。對,台北的確太舒服太方便了,整個台灣都太舒服了,不需要往外看,不需要挑戰,日子也能過得不錯,每天抱怨這個罵罵那個,關掉電視關掉電腦,還不是一樣過日子。台灣真的是全亞洲, 搞不好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我接著說,其實我知道很多年輕人,都想出去看看,也都很願意。其實大家整天都被這些資訊轟炸,都會背了。什麼台灣缺乏競爭力,經濟封閉, 高端人才外流, 年輕人對海外狀況無感, 大陸人才輩出比台灣占盡優勢...。問題正是,大家都聽過,都覆誦過,都感嘆,也都在網路文章上按讚,但就是很少人做出改變,很少人真的跳出去走點不一樣的。其實也不光是在"出去看看"這件事情上,在職業的選擇上,甚至在求學生涯的選擇上。我其實心裡更想說的是:因為妳沒有遇到對的年輕人,就是有年輕人敢衝想衝,而這些人可能已經在路上了,也沒機會被妳這樣問到。Y, J都同意台灣其實有很多很有能力的人,我也同意,我說台灣非常有潛力,但目前就是可惜兩個字。

我當然不覺得出國才是人才,或人才一定要出國。我反而覺得有想法,也敢為理想冒險衝刺的人就是人才,管你專心待在台灣還是世界各地到處跑。但視野開闊還是滿必要的。我記得大學時候一位老師跟我們說,雖然他自己是台南人,也真的很愛台南,但我們畢業之後,要想辦法到台北工作,或出國看看,到資訊密集, 開闊的地方試試,不要一下子就在台南找工作,等一段時間後,真的喜歡台南,再回來台南。我到現在更體會這是什麼意思。眼界是一種你沒有打開過,也不會知道到底有什麼影響的東西。

我會回台灣,就像老師回到她最愛的台南經營事務所一樣。繞一圈,確定自己要什麼,盡量讓自己不要坐井窺天, 目光如豆,然後定下來專心好好的做,踏踏實實的做。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跳出去,又跳回來?

簡單來說,就是跳回這個圈圈裡,把它的強項帶走

剛好這個大車廠裡,什麼樣的零件都有

拼拼湊湊,也許就搞出一台保時捷



這個行業看不見自己在新世界的價值

只好另起爐灶了




下一次離開,不會太久,也不會再回來了。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比起按兵不動,應該是要伺機而動

到新環境上班,才第二周,已經跟幾個senior講了自己有的沒的憧憬,不是好事,特別是當這些話居然是第一次聊天時後就滔滔不絕的講...

"...我這樣會不會....會不會有點好高騖遠的感覺? "

"恩,有一點..."


當下也只能囧了

要我是他,我大概也會覺得一樣吧


以前每段工作,我都沒有什麼太大企圖,所以給人認真負責的印象好像也理所當然

只是這次有比較明顯的企圖,理應是好事

倒是分寸上怎麼拿捏,真的比較需要注意一點。



伺機而動吧。心裡那股澎湃,總得找個宣洩~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XD目前與接下來 雜想

第二年,有從一開始就有點不大對勁。不像第一年這麼清楚要做什麼,反而比較像在想辦法延續什麼,而不是再創造什麼。當只剩下形式的時候,覺得自己都有點迷失了。

對於到目前為止的徬徨和懷疑,還是得回到初衷檢視。

其實當初很簡單,就是:希望設計人能跨出自身領域,然後做出更具影響力的設計。這一點,沒有變,而且心中那把火還是一樣燃燒著。

所以有幾個執行角度:

- 設計人,以自身專業為中心延伸,了解相關行業(或有興趣結合之行業),然後反思自己如何創造更高價值。
這點,可能得單點突破。先所特定設計專業,例如建築,然後找出該領域的rebel,讓他們來說他們的反思和嘗試。
那麼,工業設計呢?平面/影像設計呢?品牌?網頁?互動設計?...又,是不是他們主要問題並不是跨領域呢?會不會根本不需要我們來瞎操心?想要幫忙的話到底要幫什麼?是為了我們,為了社會,為了誰?想要共同開創什麼的話,我們的交集在哪裡?共利會是什麼模式?

- 讓非設計人了解設計師的理想,讓外界對設計師有更高的期待,也才能讓設計施有所發揮。
這部分比較困難,要先讓具有跨領域溝通能力的設計師先對外說明設計是怎麼一回事,然後以議題為核心,讓非設計專業者與有溝通熱情的設計人一起圓桌討論/分享/工作。這當中,交集, 共同利益, 共同語言就相當重要,即便都有了,話題的進行還是需要facilitator。

有幾個重要觀念:

- 跨領域不是目的,也不能以此為號招。除非一個族群畫地自限,不然大聲疾呼跨領域是沒有意義的。

- 還是得以設計為目的。所以議題,最終都是回到:所以設計應該是什麼?應該怎麼做?身為設計師我們應該如何?大眾怎麼理解設計在這件事情當中的角色地位?

- 以實際議題,甚至馬上要執行的專案為目的,效果會遠大於空談


加油!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Urban Design & Data part III : 資料用於預測 & 知識的下放

前面提到的,都比較像是寫給非都市設計師看的,對Urban Design的簡單介紹,旨在說明設計過程中其實對Data的仰賴相當大,也相對熟悉某幾類Data的操作。這部分寫得比較是針對都市設計師本身,一些例子說明我們的專業將如何被改變,以及我們的目光可以投到哪些新興的趨勢上。

4. Predict & Suggest Solution 資料用於預測&建議解決方案
Ex: Space Syntax 

這邊要介紹一個透過科學方式分析城市空間,預測人流, 交通流等等,反推至商業策略、設計規劃等等的一間軟體/顧問公司:Space Syntax。創辦人Tim Stonor 也是GSD 畢業的。他們的Approach相當特別,他們認為都市裡所有的活動,都是仰賴人在空間裡的互動和活動,因此他們用科學和軟體的方式,分析人在不同空間裡活動的熱點分佈。

道理其實很簡單,空間在動線上越順暢、越是動線的匯流集中點,就越容易聚集人們活動;越能聚集人潮,其土地利用價值也越高,越適合進行商業或運輸中轉。他們的服務項目主要利用他們研發的這套分析軟體,提供政府、開發商、甚至設計公司在設計前期與規畫方案上的建議和檢視。
看他們的官方宣傳影片可能比較直接:


提到這間公司,是要說明資料、數據的分析,是可以輔助設計決策的。而這種講求科學和量化的方式,在設計領域一直是欠缺的東西。其實看看Urban Design這門專業,一直以來都是靠著設計師得直覺和想像做的決定,軸線、廣場、公共空間...等等,我們容易take for granted的上古空間型態,成效和效益根本無從量化,也無以說服他人,常見建築師/規劃師守著過時(還是源於西方的)教條,創造出無人使用的公共空間,或錯估重大建設帶起的周邊效益。即便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絕大部分的Planning和Urban Design都是靠著規劃師與設計師的 "經驗法則" 大筆一揮決定出來的,難道不令人害怕嗎?
Space Sytax的方法其實也有爭議,爭議點和其他所有科學分析應用一樣,如何計算出你的結果?變數參數有哪些?精準度?是否過度簡化...等等。特別是都市空間活動這種無數變因累計的結果,真的有辦法被預測嗎?然而,我認為這類新觀點的誕生,價值在於輔助我們以往的盲點,而不在取代設計。這將是建築/都市設計專業的一個新工具。

5. Democratize Urban Knowledge 都市知識的下放
Ex: Social Explorer



知識的民主化(Democratize)-也就是知識的下放和普及,在一個進步的社會是相當必要的。從去年的XD跨設計分享會開始,我逢人就提美國的Social Explorer這個網站。建築人都聽過ArchGIS。GIS-地理空間資訊整合系統,是美國做出來的玩意,然後其他國才跟進(買進),包括台灣。於是土地測量、地籍、道路、基礎建設...等等原本可能存在各政府部門、格式不一的種種資料才開始利用這套系統整合在一起。
美國作的系統,當然美國用得最早最徹底。我在美國念書,用了GIS,才深深覺的資料整合開放的重要性。這絕對不僅僅是 "資訊透明" 而已,這是整個民間研究、應用、整體民智乃至整體國力的提升!
我絕對沒有誇張。舉個例,當我還在台灣念建築系的時候,要做個基地分析,我拿不到最新的地籍測量圖檔 (要循官方管道你要等數個月,做個屁!),這還不包含歷年人口普查資訊(該區域年齡層、收入、性別、行業..等等),因此一個設計案,光是要了解當地居明的產業、人口遷入遷出狀況,你就得一戶戶拜訪,花費數個月得到的資訊還不完整或過於主觀,甚至有可能,耗了大半年結果證明一開始的 Opinion (見 Urban Design & Data I) 根本就是錯的!
但是,在美國,這樣的前置作業僅僅花費幾天而已,因為你可以到政府各單位下載需要的圖資,資料的種類與渠道相當健全完整,甚至有像Social Explorer這樣的跨全國的圖台系統幫你省去自己抓資料的時間,資料包山包海整合起來,界面又親切得讓你能在短短幾小時內Mapping出你要的資訊、驗正你的推論、找到關鍵切入點。
試想,在開始動腦筋想解決方案之前的分析,一個要耗費數個月,一個只花一兩天,哪個有效率?哪個有競爭力?給設計師/規劃師相同時間,哪個會有更多時間做好方案?容得下更好的創意?
Social Explorer這樣一個平台包含了哪些資料類型呢?人口、年齡、性別、種族、收入、家庭結構、婚姻、教育、房價、職業、交通、土地使用...等等,全部整合在一起,你可以瀏覽歷年的資料,選擇呈現的視覺效果(Infographic),還可以至做成簡報檔匯出。而Social Explorer僅僅是美國資料開放與整合的一個例子。背後仰賴的是數年的數位基礎建設,一但整體資訊開放建全了,私人團體可以拿來開發應用創利、學術單位可以致心研究而非耗費資源時間做資料搜集、一般大眾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城市、個人可以拿來輔助你的論述、你的觀察、你的推斷,乃至更主動公民參與。這,也就是我說的民智的整體提升,若搭配上有創意有動能的公民,整個國家都可以飛起來了...。


小結:
這幾年,大家都看得到網路與行動應用服務的創業熱潮,鼓動了多少年輕熱血投入。套一句前輩的形容,台灣這種bottom-up的 "生猛" 創意與動力,在亞洲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幾年過去了,這些所謂的"創新服務應用",似乎跳不出幾種類型,也鮮少讓人驚嘆:對,這正是我們社會需要的。我認為問題出在於,我們沒有好好了解我們存在的真實環境,乃至於問不對問題,創意騷不到癢處,枉論改善痛處,只是枯等一個突發的靈感,或是不斷轉向(pivot)直至摸索出business model...。而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創新,來自於對現實脈絡了解。而所謂的脈絡,則需要大量的Data輔助。這其實是Systems Thinking。一旦將真實的脈絡抽絲剝繭,你將會發現,城市裡的大小問題,光數都數不完,為什麼要做不痛不癢 僅增添生活小情趣的應用?這些實際的大小問題當中,透過設計和創新,你要賺錢也可以,你要做公益也行,還是你要社會創新,都可以!
上面這張圖,我要說明的是,真正的創新,必定是從Context裡 "長"出來的,而Data就像是我們的濾鏡,幫助我們抽出我們要的線索。說明一下,這邊我將Data分成兩類,一類是一般操作上Urban Designer會看的資料類型,另一類是傳統上Urban Designer不太看的,其中大部分是新興的資料型態。分成New 和 Traditional其實是還滿笨的,不過在我找到更精準的詞之前,勉強先將就用。對於建築師與都市設計師而言,我們熟悉的資料類型,我暫時叫他Traditional Urban Data,包含Land-use, transportation, demographic,...等等,這類主要存在於政府單位的資料。另一類,我暫時叫他New Urban Data,裡頭主要是因為科技發展,許多應用方式尚待開發的Big Data,多半存在於私人企業,例如電信業、網路資訊業...等等。以傳統的都市資料類型當作基礎,疊合上新型態的資料類型,我們將能從看似一團亂的都市脈絡中找到創新的來源。

最後,針對新型態都市資料的應用,我舉了以下幾個例子,不過酷炫有餘,意義和應用尚待發展,但至少可以讓大家感受一下已經面臨的資料爆炸。(右下角皆有標出處網站,建議實際造訪了解)


http://wearedata.watchdogs.com/
都市空間模型+動態的社群網路互動資料


http://senseable.mit.edu/
MIT的Senseable City Lab。裡頭有相當多專案值得看看

Honda利用自家車的行車資料做的視覺化,個人覺有點做得太飛炫...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莫非定律。上海小記

我好像總是去了不想去的地方。不喜歡中國,結果第二年GSD連續兩學期都去了中國。不喜歡上海,結果現在看起來我好像會去上海。不喜歡A公司,結果最後好像又會選A公司。

還是一樣不喜歡中國,不喜歡上海,不喜歡A公司。偏偏我就是去了。

我覺得,會不會是因為越是不喜歡的,會想搞懂它而接近?
也或者,所謂莫非定律,只是忽略那些順意的結果,僅著眼事與願違的部分?

1.
上禮拜因為面試的關係,跑了上海。這是我第三次去了。第一次世博,第二次實習。我一個GSD的朋友S在這邊待了一年多,我問他喜不喜歡上海,其實心理多少希望聽到一些批評,尋求點認同感吧。

「上海不錯阿」他說

「還適應嗎?」

「剛開始需要點時間適應,不過後來就還好。這邊好處是很國際化,容易融入」

S是台灣出生,但是在美國長大唸書的,中文算不錯,但英文還是最舒適。上海的國際化,讓他覺得滿能融入。他說這邊得到世界各地來的資訊還是滿多的,很不錯。我點點頭同意。

我說,我第三次來了,還是很不喜歡這裡。因為他看來還滿喜歡的,所以我也只用很短的話解釋:
"I feel like its a collage of everything... in a very uncomfortable way"

他沒說什麼,也許懂也許不,無所謂。


2.
上午面試結束,突然下雨,我坐在一樓大廳等雨停,忽然看到熟悉的人走過,居然是之前在荷蘭的同事,一個滿要好的韓國人Y。好一陣子沒連絡,印象停留在他跟我說他終於要回韓國跟他女朋友結婚,有機會還可以來台灣拜訪。

喜出望外,居然在這邊碰面。一起吃了午餐,聊了近況。他結婚了,蜜月沒經過台灣,去了一個夏威夷附近的小島。結婚後立刻來了上海工作。在這麼多亞洲城市裡,他履歷也只投了上海。話題中,我也問了他,喜不喜歡上海。他說滿喜歡的。除了他完全不會中文、公司也只有她一個韓國人、有時候別人會跟他講中文之外。不過這次我沒提我不喜歡上海了。久不見的朋友意外相聚的場合上,批評一個城市好像滿不對Tone的。

或許對這些"Foreigner"來說,上海不過就是個異鄉之地。就像紐約、荷蘭、巴黎、米蘭,對我來說,我都喜歡。或許完全無關的時候我就純粹欣賞它的美好,而不甚美好的就成了「刺激」或「有趣」。

或許我就是背負了一些台灣與中國的矛盾和不舒坦,所以總看不順眼。總是一些荒謬的景象特別讓我不舒服:機場和公共場合的宣傳影片、標語、「中国台湾」、「祖国」來「祖国」去的...,其他就是看不慣赤裸裸的將貧富差距攤在大街上、有錢人與窮人live so close yet so far、生活水準參差、公共衛生差、總見黃膚小妞貼著白人老外...等等。

雖然有些問題台灣也有。好吧,或許我就是擺脫不了一些意識型態。
但,我真的不喜歡。









Urban Design & Data part II: 資料用於閱讀脈絡&說故事

2. Reading Urban Context 資料用於閱讀城市的脈絡
Ex: Public Transit Analysis for Kendall Sq., by Ren Tian, Tuang-Yee Ching, Roy Lin

Context(脈絡)這個詞在建築、都市學裡經常被使用,泛指城市裡所有可循的痕跡,包括實質的空間、不斷改變的人流、交通、甚至包括無形的生活習慣、文化、歷史等等。基本上,就是所有東西。

我這邊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交通。以下這個例子,也是學校的作業。我們被要求分析各種不同交通工具,以MIT校區所屬的Kendall Sq.為範圍,討論可能的新公共交通系統。

首先,我們做了一個表格,涵蓋了所有我們想得到找得到的交通工具,羅列出不同交通工具的相關資料。這張表主要做為之後設計和未來策略上的依據。




在閱讀城市的Context時,有兩個layer是最基本一定得看的:交通道路、土地使用區分與建物,。而閱讀圖資的方式上,我們會檢視不同尺度範圍,幫助系統性的了解。我們先從大區域來看,在地圖上疊合巴士, 地鐵, 火車, 輪船以及機場,可以看出Kendall Sq.與Cambridge與Boston的關係,不同公共交通系統網絡的密度與方向,也反映出區域對公共交通/ 通勤的需求。


放大Kendall Sq.區域來看,我們疊合上了更多通勤公交系統,包括地鐵, 巴士, 腳踏車道, 行人步道, 甚至Zip Car停取車站(美國的share car 服務)。以每個地鐵站周圍五分鐘步行距離畫圓,這張圖說明了完全靠公共交通工具時的便利性,用以檢討與了解目前在各種不同系統的配置上的原則與密度,又因為我們都身處Kendall Sq.,對當地有一定的體認,所以圖說上的密度與量化資料,可以進一步對照我們個人的經驗,成為可以"感受"與"類推"的Mapping。

進行到這,算是整個Project前期的分析作業。這邊分析的結果有助於設計新的道路系統,或幫助我們辨析應該引入哪一類額外的公共交通系統(先前的那張表格)來補足。這是交通資料幫助我們了解現有城市脈絡的一個例子。


3. City Story Telling 資料用於說城市的故事
Ex: The California Region, by Tomas Folch, Kees Lokman, Roy Lin

城市的資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城市的形成,這是非常重要的。若不了解一個城市怎麼形成的,又怎麼會知道它需要什麼。同時透過資訊的視覺化和整理,也能讓大眾更了解地方,在政策推動或重大建設時,可以是很有效的溝通工具。

下面這個案子,我們用整個學期去蒐集加州的各種資訊,透過與時間軸和歷史事件的疊合,去了解整個加州平原地區是如何形成至今日的狀態,並點出該地區面臨的問題。地圖上疊合的數十種資訊類型包含了能源、水利、交通建設、農田、經濟產業、人口遷移、斷層帶...等等。最終將這些資訊依時間先後,做成一部影片,訴說加州三角洲地區的都市演進史。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Urban Design & Data part I: 資料用於都市設計

Urban Design & Data 是我八月受邀在 Code for Tomorrow的Data Weekend上分享的主題。我想把它再用文字分享出來。

這份簡報,以及這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大家在討論Data的同時,更看到Design在其中發揮的機會。我有點像是透過這篇,跟資訊/技術人推銷設計師的重要,而且打開一下大家對設計的理解 (一般資訊網路乃至創業人所了解的設計,不外乎UX/UI, graphic, 頂多branding...)。在已有了Data expert以及Domain expert為前提之下,若需要一個對城市各基本層面系統皆了解也擅長了解多層面複雜問題的integrator或bridger,我認為就是都市設計師與建築師了,因為不管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基本上都不出都市(Metropolitan Area)的範疇。另外,也希望簡單的讓 都市設計師與建築師朋友們了解,為什麼我們要重視現在當紅的Big Data和Open Data的討論,在被動的接受我們的專業被改變之前,先調整我們做設計的方式。


ps.1: 以下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Data怎麼在Urban Design loop裡面被操作,重點在討論兩者的互相關係。當中會將Urban Design的步驟與成果簡化,實際上一個都市設計/規劃的案子要龐大與複雜的許多。

ps.2: 以下例子包含我在Harvard GSD與同學合作的案子,也包含別的公司或單位的產品。皆有附註說明作者或公司/機構單位


在進到案例說明之前,我試著先將Urban Design理出幾個程序,然後寫上Data進入的時機。裡面對於Design程序的簡化其實可以被套用在各種領域的設計思維上面,甚至不自稱設計的行業也可能是照著類似的程序進行思考,辨析問題, 乃至找到切入點。 你或許會在其他地方看過類似的圖,說明設計或創新思維的流程,但反正這種事就是大同小異,沒什麼獨門秘記。這個圖是針對我自己的經驗和理解,以及設計跟資料到底有和關聯整理出來的圖。


Design Process and Data


首先,整個設計流程會先從一個Opinion開始,而這個Opinion會是主觀的。這會是整件事情的開始。

主觀的意見之後,我們馬上需要觀察一些基本資料來驗證我們的確問對了問題。主觀的意見才能成為客觀的, 被證實過的議題(Justified Issue)。

在議題被確立之後,才再進一步透過更龐大的資料蒐集, 分析,或額外的田野調查,才有機會得到洞見(Insight)。這邊要補充的是,我認為此部分可分兩類方式:一種是由上而下(Top-down),系統性的透過不同類型資訊的疊合來閱讀整個脈絡(Context),;另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透過田野調查,或用戶/居民訪談而得到較特定且深入的資訊,這時候求質不求量,也不求客觀,而是補足系統性觀察的盲點,兩種不同的approach彼此互補。一般規劃公司用的主要是前者,而IDEO, frogdesign這類創新設計顧問公司用的主要就是後者。

得到了對特定議題的洞見,這才進入了設計的重頭戲。就我的理解,這個最初的洞見會被直接轉化成設計概念,然後概念被設計團隊發展,途中會經過好幾回與顧問專家甚至業主的諮詢或額外的資料,來回修正,也會在最中提案行程前,找出支持設計提案的相關資料數據。

可以說,資料的閱讀和蒐集,主要在設計的前期。然而這部分若做得好,設計是很好做的,不用靠靈感想破頭,順水推舟即可。好的資料分析閱讀,應可以找出問題的解法,或至少找到問題的癥結,以及背後系統性的關聯。

以下先用一案例說明這個流程。


1. Urban Data for Urban Project Design 都市的資料用於都市設計案 
Ex: Mega-Storage, by Zhou Wu & Roy Lin. Harvard GSD Urban Design Element Studio


這個案子是我在學校和同學合作的,基地在紐約Queens正中央的一個train yard(火車停駛站)。我們被給予一個Opinion:「這個地區是後工業地區,產業活動蕭條,人流稀少,正中央的這一大片空地,造成城市兩邊的阻隔,政府希望重新規劃....。」

所以,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這個Opinion有多客觀,量化主觀認知,以及理解這一大塊地是Queens人煙稀少的因或果,或無關?我們看了以下幾種資訊:1. 視覺化地鐵旅客進出數量,看到了人流的具體差異;2. 視覺化土地使用,量化了"這邊主要是工業用地"的認知。





於是,主觀的議題描述得到了印證,並且有具體的圖說。接著,我們問:為什麼會造成這邊人煙稀少?跟後工業有什麼關聯?為什麼工業在這邊?什麼樣的工業?...等等。於是我們又看了更多資訊。整個長島的鐵道網絡告訴我們,Queens位於整個地理位置的樞紐,而早期工頁仰賴鐵路進出物料,於是這個地方在早期成為工業重鎮;土地分區使用証實了1. 至今仍有約一半的土地規劃做工業使用,且佔據水岸與交通節點(早期工業排水與物料運輸),然而第二大的則是住宅用地,這也符合我們的理解,因為這些鄰郡負擔著曼哈頓島的通勤居民,另外也告訴了我們這地區只有少量的商業活動,且公共開方空間少,若此train yard再利用開發,可考慮至入多點公共空間。地上建物的屋齡/樓高/材料資訊,告訴了我們較新且有較多開放空間的集合住宅有些位於原本的工業區帶,或許因為工業正向外遷出而釋放土地?



至此,我們已經對整個Queens的問題點有了整體了解。然而,僅僅從土地使用知道"工業用地"是不夠的。究竟現在是何種產業?對居住/商業空間有哪些影響?這部分就需要實地的基地調查甚至居民訪談。而在我們走訪基地之後,發現這些舊工業時期的廠房,現大多成了商品物流中轉的倉庫,以及部分的修車廠。



由於Queens交通樞紐的關係,工廠外移之後,同樣仰賴地利之便,物流業成了主要的產業。然而因為這些舊的廠房樓層少,平面式散佈,土地利用效益低,白天常見大貨車行駛於道路,街道空間與交通對人不友善。所以,這邊我們得到一個洞見Insight:「Queens經濟活動與人流蕭條,主因出在後工業的Program與空間的對應失當,無助於居住與商業品質的產業佔據大量的土地面積」。我們又看了Queens以及鄰近地區的人口與土地面積,發現Queens的人口密度,遠低於曼哈頓本島的其他通勤地區,若只要將居住密度略提升至周圍水準,則可負擔相當大的人口壓力。

於是對應著洞見,設計概念產生:「我們希望將龐大的物流需求整合在train yard上方,並透過與高架道路, 鐵路, 地面道路等等的整合,達到更高的物流與儲貨效率,藉此釋放緊鄰曼哈頓的高價值水岸地段,提供更多居住與商業空間」。一個"Mega-Storage"的概念誕生。
然後經過幾個月的設計發展,過程中我們又針對個設計概念研究了不同的自動儲貨系統,不同交通工具運輸的基礎設施,以及各種配套設施的尺度等等其他特定類型, 得以輔助設計的資料。最後設計出了一個整合各種交通系統,並提供商業與文化走廊串連城市兩邊的巨型自動化倉庫。




這邊提出的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討論這個設計本身,而是透過它,大致介紹了一個都市尺度的設計案,會經過哪些過程,又有哪些資料會被反覆得檢視分析。這個例子可以類比到大部分的設計案上

我們這組是從後工業這個角度切入。而同樣的議題,在不同的切入角度下,也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設計案。例如其他同學在前期研究了:Queens地區延地鐵線周邊走路可及的吸引點(Attractions);社會住宅的面積型式發展(明顯看出社會住宅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Queens地區歷年的水患疊合...等等。閱讀不同類型的資料,會找到屬於這個城市不同的洞見,進而導出截然不同的設計/規劃案。




接下來要說明的是,城市資料對於設計師而言的其他應用...。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找工作這件事...


找工作這件事,真的,即便你不想,或知道不該自己給自己貼上個標籤,你還是得貼上,然後開個價碼。接著就是像買賣商品一樣,討價還價。

你不得不想:我到底值多少錢?

我到底值多少錢?
三年前可能還好,但現在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感覺滿痛苦的。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這兩年看的"課外書"(學校直接/間接的reading不算),大概是過去的十倍有餘。(因為過去可能五年才一本課外書...)
為了記錄這奇妙的轉變,我把這兩年看的書列一下,包括開始了但還沒看完的,希望之後速度和數量上可以更精進。

<The Idea Machine>

<中國是誰的>

<精實創業 The Lean Startup>  (中譯本)

<Different: Escaping the Competitive Herd > (中譯本)

<The Way of the Shepherd 牧者的管理智慧>

<大數據 Big Data> (中譯本)

<Rework 工作大解放> (中譯本)

<1984> (中譯本)

<動物農莊 Animal Farm> (中譯本)

<Thinking, Fast and Slow>

<Management Tips>

<The Decision Book>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What I learned from the offices...

[OMA, Rotterdam]
- Documentation of works!
- Small studio-alike teams within big corporate.

[frogdesign, Shanghai]
- Human-centered design approach.
- Another design team (firm) culture, and work & life balance!

[Architerior, Taipei]
- Fundamentals of architecture practice.


So what do I expect from the next one? I do have an answer.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被殖民

我的香港朋友J說,

以前香港被英國殖民,

現在也一樣被殖民,只是英國變成了中國。


他說香港人其實憤慨的沒有想像的多,很多人做貿易做商的,只要一樣賺得到錢,日子過得下去,哪還管這麼多。而年輕人有越來越愛香港的傾向,整個香港內部其實有一種很深沉的tension。

我問他說,那香港還有沒有救。他說,很難。條件比較好的,也都有能力離開香港發展,條件比較弱的,也只能守在香港。J是個直性子的人,若不愛一個地方,說走就走,就像豪不留戀的離開OMA一樣。而他選擇回到香港,我想跟我會回到台灣一樣,除了"回家"以外,也有一種責任感。

我聽來聽去,覺得台灣好幸福,台灣人不夠知足。想像你的每一天,充滿了壓抑與不滿,最痛苦的莫過於無能為力,而我們至少還有選票,可以遊行,可以集會,可以大聲謾罵,激情之後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態度面對生活,面對我們的社會, 國家?



天下雜誌 <採訪花絮/香港人:你們台灣要守住啊!>
http://m.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521


Design: Ideation & Crafting

Design的討論必須分兩個層面:Ideation & Crafting

Ideation包括觀察, 推斷, 論證,是屬於發散與收斂的過程,也是開放式的,作者本身不見得知道答案,或完全無假設立場。這個階段的成效跟作者自身認知與價值觀的"廣度"有關。

Crafting則是收斂後,朝一個既定目標不斷雕琢,或某些時候需要測試+修正,不停朝作者所認知的"好"的品質前進。這個階段的成效反而跟作者自己的技術能力, 專業知識, 經驗等等的"深度"有直接關聯。

一個Designer,不管他的專業領域為何,凡是思辨而後做,都包含這兩部分- Ideation & Crafting,只是因為產業類別和個人養成的差異,孰長孰短而已。

前幾年流行" T "型人才 (T-Shaped person)的描述,其實也是類似的概念。而設計師,在訓練上,就是培養成" T "型人才。"廣度" 除了各人的思考格局以外,也讓個人有能力與別人溝通,進而和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深度"讓你得以身任分工任務,得以執行計劃,同時也會回饋到你的"廣度"的認知。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彈奏的時候,聆聽團員的聲音

我 嚴格說起來有兩個團
其中一個是我會掏心掏肺的好朋友們
這團,都是我遇過最謙虛又打從心底愛音樂的樂手

那樣的感覺是
我樂意做你的背襯,讓你乘著這股微風輕托上去揮灑,因為我們都聽到的是和諧美妙的文章
然後下一秒,聽懂了轉折,換成我被你抬著,我在上面說另一個故事,你甚至會專心聽著專心到忘了你該彈奏的

撇開尊重不談好了
最大的差異就在
即便他們自己都很厲害
他們在彈奏或演唱的時候
聆聽的是其他團員的聲音!
而不是自己的Tone, 自己的solo

無法成就偉大樂團的
都是只聽得見自己的人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Target Audience

從去年開始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很訝異我答不出來。
就好像一切都小心翼翼準備好了,忽然一個看似相當基本的問題卻回答不上,難道這麼簡單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思考過嗎?難道精心策畫的活動就要敗在這種一般人直覺都會問的點上?
「所以你們鎖定的聽眾會是?」「所以我們要對誰宣傳?」...

學生嗎?不是;設計師?其實也不是...。講哪一個族群都不對,要是講了,就感覺像是貼了一個標籤,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

其實這一切就是從Target Audience開始的。或者應該說,就是因為不存在這種能產生共鳴的Target才成立這個社團。沒有一個既定的名詞來描述這群人,所以當時我答不上,即便到了今年,開了這麼多次會議,見了這麼多人之後,還是答得很心虛:「喔...就是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人...對這幾個領域的交集有想法的人...廣義的設計人...」

昨天開會,提到了一個詞-"Early Adopter 早期接受者",我才驚覺,對,可以用這個詞來描述這個族群,就是對於 "跨領域 設計"這個概念的Early Adopter。給了他們一個名稱之後,接下來也可以把想了一兩年的人物特質描述出來了:他們是T型人(ps.我很討厭其他什麼x型人這種詞,要描述不只是一,講二就好了,講三四五六是沒有意義的),有縱向專精也有橫向廣度,不安於單一的領域,最好從自身的專業看出很多限制,以至急迫著想要衝出無形的產業牢籠,尋求更大的影響力;最好是那個領域裡的佼佼者,但同時又是個叛逆者(Rebel);應該具備創業家精神,但也是個好軍師好顧問;洞察到單一知識與能力不是人類本性,更不是社會需求的前瞻觀察家。
而這樣的人,可能五六十歲,社會歷練深刻;但也可能是二十出頭,擁有出泥而不染的想像力的年輕人。行業?也許根本不應該是問題,因為即便是應該充滿創意的設計圈,對生活和其他領域知識興趣缺缺的還是占大部分,跳不出已成型的思考框架;而一些我們以為枯燥的職業,卻也不乏很有理想抱負同時深具求知慾與行動力的先驅者。

由於自己興趣的關係,由於辦活動四處認識不同人的關係,我慢慢發覺XD在尋找的Target Audience 其實藏身在四處各地,從特定族群裡面找,其實就是跳進自己已經立好"小心陷阱"牌子的洞裡。如果不能像可口可樂那樣把廣告做到全世界去大海撈針,那大概就要走"滲透"這條途徑。一個連一個,慢慢把散佈各地能起共鳴的人牽起來。這些人的聚會與合作,類似一個智庫,一個Think Tank,不過我個人更偏好用Design Tank這個詞,為了強調「做」,區別於像宋朝文人雅士的清談而無所作為的聚集。

所以,若文章至此,能引起你的共鳴,那麼你就是 XD CrossDesign 跨設計 的Target Audience。


PS. Early Adapter vs. Early Adopter
Quote: "This is someone who is part of the first vanguard of people to ever use a new thing. They adopt the thing early on. (Adopt meaning “to take up and practice as one’s own”). An early adapter, however, is someone who takes something early on and, like McGuyver or the A-Team, adapts it to their own nefarious purposes. This usually involves and/or incorporates duct tape somewhere in the process, a pocketknife, and potentially a Sharpie permanent marker. Big difference."

Read more: http://upandrunning.bplans.com/2008/07/23/correcting-myself-early-adapter-vs-early-adopter/#ixzz2bOPQNVb0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note

必須成為一個平台。不然就都只是隔靴搔癢了。

可以從一個內向性的封閉群體開始實驗。

if, between 5 people, it works, then it shall works as well for 50 people.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越競爭,越平庸?

回想最近媒體書報雜誌,很愛勸人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大概因為是亂世,再也沒有"穩定"的路子,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導致集體慌張,所以到處勸人加強"競爭力"。耳目所及,永遠不乏"進修", "學習" 等等的字眼。

<Difference: Escaping from the Competitive Herd >這本書反倒是指出了 "越比較,越少差異"的迷思(ex: 麥當勞看星巴克紅了,所以也賣起咖啡;星巴克看餐點有搞頭,所以也出了早餐套餐...之類的) 因為當一個企業遇上競爭對手,都傾向補足自己的弱點,而非強化自己的優點,結果就是大家越來越類似,只有在小地方不同,然而這些小地方對於大多數消費者卻無關緊要。

企業,就是人。人就是會有這樣的毛病,怕將來會輸的,而少想到已經贏的。所以,這個社會的集體恐慌,集體追求"高競爭力"卻都是在推 補習,考照,學第二第三第四外語,出國留學打工旅遊...,卻鮮少有一本雜誌,一篇報導,一位導師,告訴我們如何發揮我們已有的或擅長的能力,如何真正脫穎而出,或至少怎麼發覺自己的興趣並且stick to it。

也許比起可套用在任何人身上的"補",必須針對個人特質單一進行的"雕琢"原本就難得多。但即便環境文化甚至於人性本如此,個人在自我發展上可千萬別搞錯重點。否則整個社會越強調個人"競爭力",越是 "集體平庸化"。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Wacky Tricks of Architects' -1: Fail to Adapt



Trying to integrate what supposed to be the "reaction" to urban system into architecture as an "action" may seems creative, if not stupid, at the time it's being proposed. But soon it becomes ridiculous not long after its realization. Simply because once it's being "locked" inside of a single piece of architecture, it no longer has the ability to adopt the systematic change, which is very likely to happen soon after any single building's completion. Base on what do we provide this amount of parking space? What if people no longer drive in the city? Can we reuse the parking space? Have you ever used the funny climbing elevator in between its parking levels? If the tower can be easily deconstruction and redone, I wouldn't care that much, yet it is definitely not the case. The wacky trick of architects' sometimes turns the building into an alien of the city. Keep that in mind, architects.

The urban is a dynamic organism, a ever-evolving system, while architecture is the frozen moment of an urban fragment. Architects always try to cross the line, sometimes we succeed, but more often we fail.





-- The vertical parking on the Marina Tower, Chicago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Reminder: 自立 以求影響力

Words for a really good friend- E:
" Many, or most social-value driven entrepreneurs thought about "non-profit" as their first choice of format to engage in actions relate to this subject, probably thinking: it's OK not to make money as long as what I do provides justified value. Well, the majority of them didn't become providers but rather dependents of providers. I have always offered my students an important advice: Once you wished to become someone who creates social value, first thing to avoid is to becoming a social problem.
We all have dreams, but we have to be standing firm in reality first! "

人一輩子最大的財富,大概就是人。貴人,我的生命裡出現了幾位,有時一句話或是一種態度,對我的人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對,要創造價值,要有影響力,必須有方法,必須讓自己強壯,有聲音,有自主性。或許我不是很喜歡 "social enterprise社會企業" 這個詞本身,也許就像我也討厭"文創", "創意", 甚至 "跨界" 這些被不加思索理解以至於偏頗解讀的詞一樣。但我相當同意背後的意思。
僅僅是同意不行,我還得讓它成為信念。我的頭腦還有些東西需要顛覆。
我這麼渴望的事情,我得有一些更聰明的做法。別讓自己失望了。 加油~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60-80-100

我說

台北的餐廳

就是  60分的食物, 80分的室內裝潢, 然後賣100分的價錢





對共犯的誤解

W參與了當年(2003)"文創"產業的相關政策制定。他說有點後悔的是,沒有讓文創深植每個大小企業的內部,反而被誤解成了一種特定產業,讓它硬是從現有的,原本應該將其內化的產業中被畫分開來。W現在提倡的反而是沒有文創的文創,因為文創已經被扭曲成做手工藝品的產業。

大概昨天以前,我一直覺得從政策角度提出"文創"二字的人真的是罪該萬死。然而聽到W的自白後,我只能說,好吧,或許我錯怪他(們)了。

世界應該是這樣子的,縱使每個人出發點都是好的,整件事情到最後還是很可能歪掉。即便沒有人是惡意的,但經過一些小誤解  小愚蠢  小自負...等等的累積,就足以禍國殃民。也於是我們最後怪罪起那些始作俑者或那些"共犯",不自覺的將世界畫分成非黑即白。

又一次,向我自己印證了,刻板印象和先入為主的恐怖。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唱高調之必要

記得滿久之前,J跟我說,他現在越來越少看XXX的文章了,因為覺得將近一半是無意義的文字之外,剩下的其實讀起來千篇一律,感覺停留在飄在天上的呼喊口號,而開始轉去看一些談論"如何做"的文章。

我那時候說,我同意,但我還是會喜歡讀他的文章。我覺得人在經歷多 看得多之後,所分享的言論很自然會飛到很高的天上去,因為很多地面上的細節已無需贅述,或不是要點。我覺得這有點像長輩叮嚀晚輩時,總是用一種抽象或巨觀的說詞,而我們總會用一種 "你懂什麼", "你知道我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嗎?" 的態度回應。我會這麼說,因為我自己在和別人聊一些話題的時候,就會聊到比較"高"的這些理想和理解。是必須,也是必然。

我那時候還說,"怎麼做" 其實是不能被說的,即便被說出來,也不能被執行,特別是當它被理解成"解答"的時候,那鐵定是災難。所以,"怎麼做" 是可以聽,但是要多聽,而且不能把任何一個當作自己問題的答案。要知道每個"How"都是獨一無二的context外加一些事後諸葛,簡化出來的。然而我們認為的"唱高調" 或是"空談" ,其實是 "Why" ,如果"Why"能引起你的共鳴,甚至激發你的鬥志,那又何嘗不是件有意義的事?

我看到太多人,對於網路文章,或對於別人的網路言論,不經完整消化,就急著下評論,而這些評論又多半透露了自己對於"現實"的屈就, 莫可奈何, 對於"刻板印象"的武斷表述, 以及消極或偶見暴戾的態度。對於只想聽見"What"的人,你和他談論"Why"是不通的,反之亦然。

唱高調有其必要,而且高調是可以被討論的,是可以對話的。當然,到了實踐層面,必然會回歸到地面上,到時候的So what其實也就顯而易見了。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Frog 台北經驗 1

- V說,她待了幾年下來,還是不知道什麼是Design Thinking。不就只是Human-Centered approach嗎?
是阿,我也覺得就只是這樣。所以它也只是一種approach。而設計可以有無數種approach。


- 最進在翻 創業聖經本 < The Lean Startup >,覺得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產品) 的根本精神和Frog or IDEO的Human-Centered approach有相違背。這次跟著Frog在台北做research,感覺和之前在上海的project很不一樣。剛剛回想這次的過程,忽然發覺有一小部分是相同的。就是,在訪談過程的後段,設計師會很快針對使用者的意見做出idea,搭配sketch與口頭描述,然後很快的在記錄使用者的feedback。然後這次產生的idea,會在refine之後拿給下一次受訪者做測試,再修改。或捨棄不提。這部分是之前在上海的經驗裡沒有的。
C說每次Research因為Project不同,帶的人不同,都會有不同的做法。貼滿牆壁的post-it看來是必經的過程(Synthesis, Data Clustering,...)但什麼時候穿插什麼工具輔助他們得到需要的使用者回饋,就真的很不一樣。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manifesto 2-2: 全知者-2

全知者的存在條件,彷彿一條細線,任何偏差都會讓系統不存在全知者。

現今的世界,不存在全知者。甚至不存在全知集團。

知 即權力。

若不存在全知者,則不存在完全的防堵,即突變或革命是無法避免的。

即系統內的權力支配者與叛逆者,永遠是貓捉老鼠,而非神與凡人。

老鼠知得越多,或是知貓所不知,就可以戰勝這場遊戲了。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微微小說-習武者

我發覺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山谷。兩側的高山,一學術一職場,各有無數個山頭,山頭上盤據著佔地為王的霸主。要攻頂,需摸出一條山路,一步步的往上爬,要胼手胝足,戰戰兢兢,要卑躬屈膝,要過關斬將。多難!多少崇高理想葬身這樣的英雄路?又這條路耗了英雄多少歲月?待他們上了山,稱了霸,是否便從此安於坐擁山頭,整日喝茶看日出日落,不過問江湖了?

但又何苦尋前人路向上?

何不...造台直升機?明明早就二十一世紀了

目前領悟的真理...


1. Anything is possible
千萬不要設限。以為不可能的、不相信可行的,通通要打破。任何事都有可能被實現,只是需要方法。那些偉大的,都是從不可能開始的。

2. Stereotype kills you
對人對事的刻板印象會侷限你的想像,會在關鍵時刻殺死你。你還記得你對人的第一印象其實在相處過後發現都是錯的;對事情也是一樣。對國家、民族、年齡、性別、職業等等,請不要讓刻板印象主導你的判斷。

3. Two things at a time leads to failure
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夠你受的了。你的經驗你的觀察都告訴你,同時想達成兩件事,那叫做妥協。而卓越,從來不是妥協來的。

4. Question everything
順勢的理所當然,會讓你錯失洞見。不花一秒的直覺,也許值得多一秒的質疑。
記得陰謀論者看世界的眼光記得<1984>與<動物農莊>。費盡心思去編造舞台後面的種種 很累,也很黑暗,但會讓你的判斷不太一樣,你的寬恕也會不太一樣。請質疑善惡、真相、媒體、因果、歷史、知識-特別是cheap knowledge。


喔對了,永遠要小心比你年輕的傢伙!
就像你現在嚷嚷著要那些老人別小看你這個小夥子一樣!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Be the Best, or the Unique !

要嘛做最好的, 不然就做獨一無二的!
結尾是驚嘆號,不是問號。

獨一無二終究會被模仿,要是做不了最好的,
那就重來,再成為另一個獨一無二的!

Sounds like a plan!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畢業後第一篇

這三年,像被拋到高空中一樣,看到了世界長什麼樣子,覺得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想做 與應該做,但終究還是得回到地表,腳還是得踏在土地上,手觸摸得到東西才能真的開始做點事情。

昨天到書店裡閒晃,一走進雜誌區,就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 喔,這就是我接下來要面對/挑戰的。雖然不甚了解,但大概知道幾本雜誌在這個專業領域的狀況,不同雜誌基本上來自同一出版社,而編輯群和內容和業界有很高的重疊,其實就是代表了現代這個專業領域的中堅份子的聲音與意見和影響力。如果你正要投身於這個專業領域,但卻對主流雜誌頻搖頭,是不是有很大的問題?忽然感覺到,原來要打破得這麼多,原來要顛覆的是這麼的根深蒂固,一個滿腹理想抱負的年輕人,有本事搞個天翻地覆嗎?室內設計雜誌每張照片都是剛裝潢好就立刻進場拍攝的樣子,每張照片都沒有人,不知道是在看生活還是在看材料,不知道是要讚嘆造價還是設計;建築雜誌清一色都是新的集合住宅建案-一般小老百姓或年輕人都買不起的房子,跟著房地產走,充其量只是立面的設計有這麼多值得欣賞?對了,照片裡也都不會有人,不能有人;外國設計雜誌不用說,十年來都差不多那個樣子,或許說國內雜誌也是順應著國際潮流,但難道我們不能有我們自己的價值觀?然後可能是最近流行,有好幾本台南和台北的旅遊書,打著小清新風格,淺灰色調+小字+消光印刷+偶爾懷舊書法字,偏偏裡頭八成以上都是近兩年才做的新的"文創"商店&民宿,打著城市的名字卻不見城市的裡子,讓我懷疑在台灣做城市品牌難道就是把城市的僅存消費光,然後再歌頌消費性文化;然後,如何加強英文的書一大堆,卻不見討論出國進修的眼界;新書區裡不是生活瑣事撇步就是個人理財之類的...。我實在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沒什麼資格說哪些書或雜誌不好。如果我是外星人,在當期雜誌區看一圈就可以了解這個地方這種生物的文化,而我看到的好像讓我對這個文明興趣缺缺。不過還好我不是外星人,我是這個地方長大的人。我還是滿有鬥志的,也還是滿狂妄的,焦距調對了就都只看到可以好好拼湊利用的優點...。

好像前幾天,俗稱反壟斷法推過初審;前天,政府抵不了輿論,也修改了阻擋境外網站法條的部分內容。雖然政府總是做些蠢事,掌權者也都跟不上時代,或者是像陰謀論者說的被看不到的手拿著刀架脖子逼著傷天害理,但好像總有些小小的事情能稍微激勵人心。這個世界,或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鳥事一堆。總是想著鳥事氣到臉紅脖子粗也不是辦法,找一個自己能做的點,就去做吧。說真的,台灣各種產業裡,還有哪個能在將來的十年在亞洲甚至國際保有一席之地?市場不大,腹地小,資源有限,勞力昂貴,國際身分地位曖昧不明...。昨天碰巧聽到工研院長官在某論壇上講述台灣的優勢與未來,有很多共鳴,甚至包括國內政府單位至做的簡報都醜到不行的刻板印象也再度得到印證。誠如這位長官說的,台灣產業的機會,就在Innovation。不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什麼成就,而是因為我們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不做這塊不行。他們說Innovation,我說design,本質上是一樣的。台灣的機會就在設計,只有設計。高密度整合性的設計,走在生產鏈最前端的設計。再也不能用壓低成本的思維來解套,要創造價值。

昨天又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他在在設計公司裡如何不爽,聊到老闆如何這裡省那裡省,省到最後,把情分都省了,還留得住人嗎?好笑,國外的公司都是在"養人",國內的公司都只想養自己,不知道世界之小,不知道這些不爽的年輕人馬上就是自己的對手,不知道某些年輕人是有備而來外加點叛逆,要來打壞這個已經被打壞的生態  文化 和行情。我就是個rebel,我就是要來打翻這一池壞水的。張大眼睛關注我吧。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Portfolio(s) of mine




My Portfolio v4: Extreme & Reverse is perhaps the best description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works were approached. Constantly reversing and stretching an idea to extreme is the way to construct an argument, which later on evolves into a project. 



My previous portfolio v3: If City Is Generic. The title and the very first few pages of it illustrated my understanding of generic cities. If City Is Generic, its because of its unpredictability and its rapid changes. Its because of its "bigness" and "fuck context" that architecture liberates itself from everything else. In order to correspond this genericity, architecture can not but to be thought inwardly. temporarily, and sometimes, in some people's eye, evilly. (This portfolio was to apply OMA internship in 2011)




My Portfolio v2, which didn't have a name, was my second portfolio for GSD application. There was little consistent idea underlying the projects, yet they were all holistically and somewhat proudly presented. I realized the layout of every page was very stupid and limiting while I finished almost half of it. I saw other people having similar layouts after me, I suppose they felt the same regret as I did on their half-ways...

I was too busy to put my first portfolio on ISSUU, but I'd really love to and I will upload it asap. As I was uploading all these, I thought the first one would be embarrassing to share. But as I read it again, I realized the fact that I was indeed a clever boy :-D, the only reason why it didn't help me get into GSD was probably that it was awfully organized, and the layout and style was boring. Some of the very great ideas and diagrams of those projects had been forgotten since then, what a pity~

Anyways, it's fun to lay them all on the table and flip through. Hope you all enjoying flipping them. I like this small embedded  ISSUU toy.  : )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manifesto 2: 全知者


全知者:

在廈門Studio trip的官方簡報裡,我硬是被要求擔任翻譯。廈門規劃局的官員不諳英語,整個GSD的team包括指導老師則完全聽不懂中文。這時候我成了在場唯一的全知者,也才知道 "知" = "權力"。當下我可以翻譯我想翻的,而狗屁一堆的官方說法也真的被我縮減了大半 (任何在場聽得懂中文的人,我想都會翻白眼)。當然要是我說了完全相反的內容,也不會有人發現,一切自由心證。我大可以替規劃局說:"歐~我們不打算做兩岸合作CBD了因為這本身就是個愚蠢又媚俗的想法...",然後我們就可以不需要附和這個可笑的命題,或替哈佛的師生說:"歐~其實我們美帝的民主體制也是問題多多阿...",讓被GSD院長噹了滿頭的規劃局長找回點優越感然後多送點伴手禮給我們,還好,也很可惜,我沒這麼做。我一個小小的學生,當起了一邊是官,一邊是學者的嘴巴和耳朵,然後其實是自己在和自己講話。今天我了不起只是左右了中國官員與西方學者的相互觀感,想想那些在歷史重要場合上的翻譯官,才真的是大權在握阿。

在那個場合,我是全知者。

今天看了一則TED演講。Danny Hillis: The Internet could crash. We need a Plan B。裡面他揮舞著一本書,一本1980s年代的網際網路,所有用戶的email以及個人資料的名錄。在那個年代,網際網錄存在著全知者。全知者就有權力支配。而他提到,現在任何關於網際網路的map或configuration,都不是真的,都是自行意測出來的,因為沒有人能知道全貌,因為網際網路每一刻都在變化,都和前一秒鐘不一樣。

某種程度上,全知者的存在,該系統很可能是Top-down的設計。但任何Top-down的建構,都存在權威觸及不了的系統末端,這些末端得以自由生長,某些時候它們越長越龐大,回過頭來包覆整個系統,成為不存在全知者, 也不存在共通語言的主宰體系;而Bottom-up的系統,則不存在全知者,只存在撿拾已知碎片,追求"全知"的"追求者"。

不管哪個系統,只要系統越龐大,越適合另一種角色生存:"滲透者"。滲透者不需要理解全系統的規則,不需要依附既有的連動機制。滲透者從渾沌中抓取片段,組合出自己的路徑和機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存在全知者,好像非常讓人焦慮,因為沒人知道實際狀況,也沒人可以提供解答。但存在全知者,則終將回到倫理道德問題。但在權力面前,倫理道德又算得了什麼?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Manifesto 1: 脫節/拼貼/混亂


1978 Rem Koolhaas 一個歐洲人替美國現代城市寫下宣言。至今沒有一個亞洲人替中國城市的現況寫下註解,但現在的中國,就好比Rem當初所觀察的紐約,證據, 現象都具備了,就只差一個Manifesto。也如同Rem當年的闡述,這種對現況的忽略甚至刻意抵制,正是建築專業者的一種毛病。亞洲平行移植西方的建築學,也一併移植了這種對現況的忽略,對於混亂的逃避,過時的象牙塔眼光。更可憐的是,這移植過來的眼光,本質上就是跟自己的過去脫節。過去的不復在,將來的也不是自己的。全球化是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對於強勢地方的自願式的被殖民。

撇開個人國族, 民族, whatever族主義,即便我最想討論的是台灣,但中國的現代城市卻是最容易看出端倪的,因為它最極端。一個在中國經商過的朋友描述,中國是一個很瘋狂的地方。他指的當然不是建築,但拿來描述中國的建築也非常恰當。就是瘋狂。從建築單體到綜合開發,無一不只能用瘋狂來形容。瘋狂,不只是體現在極短的生產週期, 生產品質, 外觀樣貌等等之上,更是描述集體價值觀,從官到商到平民百姓。

中國的上海,好比美國的紐約,是最烏托邦的城市。有個日本朋友,父親是中國人,在日本出生長大受教育,學的是平面設計,現在在上海工作,一邊學中文,對他來說,這段旅程是尋根,也尋求文化/種族認同的日子,而他的同事以及社交圈,幾乎都是西方人。一個中國朋友,大學時候來了上海 (如同很多台灣年輕人喜歡到台北發展),畢業後也在上海工做了幾年,成了"上海人"(如同我們有些人最終成了"天龍人"),然後發現不滿足於此,並在各種機緣下孕育了他的出國夢,現在正在歐洲念書。這些人讓我想到,另一位美國朋友,離開從事幾年了的建築工作,到了紐約當餐廳女侍,期間必須刻意隱瞞自己即將入學長春藤名校,而她的同事裡,有的晚上寫作夢想在紐約當個作家,有的夢想當個演員...。上海跟紐約,以及其他大城市,孕育的不只是21世紀最前端的都市樣貌,更涵納了最能代表大都會的人性-一種拼貼與幻想。大都市裡的每個人都是過客,終點都在別處。縱身跳進這個大熔爐,眼光卻是無比高遠,期待在一團混亂中踩上屬於自己的踏步。這邊的建築也都是各方資本的海市蜃樓,目的都不是在構成這座城市,而是插上旗幟,宣示自己在這場混戰中佔有一席之地。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The Two Sides (presentation slides)






GSD option studio: Common Framework
Instructor: Christopher Lee, Simon White(TA)
project name:
the Two Sides ( and One Common Frame Work)
Site: Xiamen, China

This project is perhaps the hardest one I've ever done. Instead of an academic school project, I considered it more of a self-dialogue that forced me bouncing between rationality, emotion, and personal political stand. As being a Taiwanese, the given topic of a "cross-strait financial district" is way too sophisticated than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Given the fact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re becoming more often, it is essential not to  le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ver-shadowing the political stands, since economics is never free from politics. Under any circumstance, the sovereignty of the nation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government should be kept unharmed. Only based on this 'conditional harmony'can we then talk about the 'cooperation'.   

[Summary]
The project is situated in the CBD site of east Xiamen. Architecturally, it rethinks the space for mixing working, living, and cooperation through manipulating the urban dominant type- Qilou. From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the project is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 between Xiamen (China) and Kinmen (Taiwan).
The original park proposed by HOK cuts the site into two halves.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shop houses in macro scale, two rolls of residential bars, which situated in between HOK buildings from each side, stretched inward and divided existing fabric into different urban pockets, leaving a large void space on ground level. The circular shape of the void area creates a superficial symbol of unification. The office units are scattered in the circular void area. Each office unit consists of an exterior space, a transitional corridor space, an interior space, and a shared space in the back. This is ano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hop house.
Considering the issue of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the project argues against the sameness of conventional CBD and the notion of unification. Though its architecture creates an absolute and trans-scaling generic common framework for the entire site, the use of different landscape and variations in accessibility creates a softness and  program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Within the common framework, the two sides interact. Yet through acknowledging and respecting the differences, the two sides gain benefits without decreasing their own values. That is the essence of cooperation.